更新:2024-10-30 00:09
首映:2015-02-11(柏林電影節) / 2015-03-06(羅馬尼亞)
年代:2015
時長:108分鐘
語言:吉普賽語,羅馬尼亞語
評分:7.5
觀看數:27688
熱播指數:471
來源網:三年影院
喝彩!:可能是一部后結構主義的電影
《喝彩》的結尾,父親與兒子騎著馬向著遠方行去,片尾曲響起,字幕出現。驀然間,我們喚起了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之感——《聶隱娘》結束的時候,鏡頭遠遠地注視著隱娘與魔鏡少年朝遠處走去,音樂聲同樣在恍然間涌起。
相似的地方還不止這一處。《聶隱娘》的開頭,隱娘與師父站在枝繁葉茂的大樹旁邊,幾匹駿馬在旁噴著響鼻,我們聽到了風吹過樹梢和蚊蟲發出的嗡嗡鳴聲。如果將這兩人物換成父親與兒子,讓他們騎上馬走動,影像好似立即切換至了《喝彩》的結尾。這說明了兩者在影像質感上帶給觀眾的類似體驗。
《喝彩》將鏡頭拉離了人物,且多用大全景/全景,以一種疏離的鏡頭來觀察人物在空間內的運動。而帶著距離的注視正是侯孝賢對鏡頭的情感定位。
侯孝賢的電影分別在影像飽和/稀釋和影像緊致/松弛上進行了探索,《海上花》達到的飽和機制,《咖啡時光》最為松弛。以此為背景分析《喝彩》的影像構成,似乎可行。
《喝彩》中的幾處群戲,影像的密度便在不斷趨于飽和。情境不再圍繞單一的動作展開,而是多個動作并行不悖。比如酒館內的這一場景
奇片,大推。
一邊看一邊覺得這仿古的黑白片在影像上好像沒有以前黑白片那般的風格強烈,甚至覺得有點今不如舊的無謂模仿,故事也算平鋪直述地把十九世紀一對警官父子追捕逃亡奴隸的過程給交待過去。只是越看越覺得好多好多的歷史細節非常有意思,很明顯導演就是想以劇戲做一種歷史重建,大量的場景和生活細節包括角色的塑造,明顯地做出有別與商業類型包裝的寫實感,你明知是虛擬的寫實卻還是願意去相信這錯覺。
劇本有意地平衡現代的政治正確的視角,用一種黑色的戲謔卻也寫實殘酷的觀點來呈現羅馬尼亞十九世紀的蓄奴景況,裏面沒有英雄沒有美人,就是平凡人的醜惡與良善,一個沒有救贖沒有奇蹟的古老世界,完全不像這個世紀的電影,但其實也反應了這世界一直以來的真實。(尤其看最後處刑的場面是什麼人幫忙把那可憐的奴隸給抓起來的。)
不過導演Rade Jude在訪談中不斷強調他使用黑白攝影為的是創造出類型的不寫實與距離感,甚至有西部片的指涉,他要觀眾清楚知道談到歷史談的永遠是現代觀點對過去的詮釋。這種對於詮釋的自覺本來也是種常識
《喝彩》雖然是黑白片,講述的也是19世紀中葉東歐的一個小故事,但是影射到現代,只不過使用了更夸張的手法而已,但又是那么的寫實,所以他是用寫實的手法夸張的影射現代文明。故事內容沒什么,一個警察帶著自己的兒子追捕一個逃走的吉普賽奴隸,這個警察原本也是革命志士,想著改變世界,鄙視權貴和傳教士,在這些人看不到的地方沖他們吐口水,但真正跟他們見面時,卻親吻他們的手背,他一面咒罵那些吉普賽人是烏鴉,是老鼠,但在抓到這個吉普賽人后一直把他托在馬背上,直到快到目的地才拖著繩子讓他跟著馬跑,以便博取同情,而且途中還給他喝酒吃肉,并拍胸脯保證幫他求情……革命為了什么?是為了能讓弱勢群體能夠發聲,但如果體制內部沒有變化的話,革命的成功不過是換了一波當權者繼續實行暴行而已,但當初那些革命者們是為了什么而拼命的呢?為了不再被壓迫嗎?為了拾起自己的尊嚴嗎?都不是,真的,他們并不是為了自己……影片的最后,父親對兒子說,我就只能這樣了人是盡所能而活,不是盡所欲而活,但是你不同,我會安排你進軍隊,你會參加一兩次戰爭
拉杜·裘德的《喝彩》(羅馬尼亞·2015),雖然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但我并不覺得有任何創新之處。從電影的本質與美學上來說,這部電影實在普通,并無簡約、省思及精妙的電影特質。影片的結尾,與片中整體黑白老套風格、敘事結構相契合,真正的來自于傳統,并無闡釋深意。或者說,可視作一部向傳統西部經典片的致敬之作。片中劇情,除確幾分逗趣,倒有某種社會符號學的隱喻意味。關鍵是,要搞明這“喝彩”從何而來?
1835年6月,瘸腿的老捕頭康斯坦丁帶著20歲的兒子亞利森
一百多年前黑白影調下的羅馬尼亞,一個警察受雇帶著他的兒子助手追捕因與貴族妻子有染的吉普賽奴隸的故事。每個人物都是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之中所逐漸了解的:時不時總會冒出金句的年邁瘸腿警察攜病軀追捕,拼命也是為了兒子能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涉世尚淺的兒子學習警察技術煞有介事,卻仍抵不住游藝項目的誘惑;想象著自己明年就可能有自己孩子的奴隸;還有調侃神父、異鄉人、受賄警察、妓女、無辜小奴隸、黑心貴族… …各色人等,結合多長鏡頭,繪成了這幅生動的馬背上的階級分明的羅馬尼亞風情畫。雖片中絕大部分時間輕快歡愉,卻仍抵不過結尾處短暫的現實重擊。弱者對自己的地位自認不諱,權貴為所欲為,平民倚靠希望而活。近兩個世紀過去,人類仍未能駐足停歇。“盡所能而活,無法盡所欲而活。”
喝彩!:可能是一部后結構主義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