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0 01:47
首映:2017-05-27(日本)
年代:2017
時長:113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6.6
觀看數:81583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不干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經典喜劇片 這是愛情片吧?
一流的演技,災難性的導演與敘事裹夾著一個老套到不行的理想主題,卻意外地讓我會心一笑。
夢想,現實,社會,自我,家庭,自尊,這些老生常談的字眼導演不見得描繪得有多么深刻與新意。但哪怕是講好這么一件某日一個穿著西裝的職員在東京的馬路上蹦蹦跳跳的故事也足夠秒殺九成的假大空的爛俗“文藝片”。
然而即便演員已經奉獻了稱得上精彩的演技,導演依舊用他那等同大學畢業生的鏡頭語言為這部電影刻下堪堪及格的印記。
Ps.這部電影無疑有偽腐的意味,所以越看越覺得不如擴成一部bl劇顯得有趣
這部電影的正確譯名應該叫《我去辭個職先》
然后呢?然后在日本就活不下去了。。。
青山隆在一家氣氛壓抑的公司做銷售,業績很差,還經常因為出錯被老板辱罵。三個月連續無償加班150小時后,累到精神恍惚的他險些跳進電車軌道,卻被恰好路過的“小學同學”YAMAMOTO救下。這個一身熱帶沙灘打扮,渾身充滿正能量的神秘同學,居然連名字和身份都是假的。他到底是幽靈還是天使,又或者隱藏著其他秘密?故事就在這樣的懸疑中展開,同時帶有喜劇,勵志,溫情等等元素。
《不干了
《不干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日本首映十萬人次,票房有一億五千萬日元,相當于國內的八百多萬,這是一部很符合現代日本職場的電影,用最赤裸裸的人物直面職場文化亂象,用最鮮明的對比呼吁人們反思,它用一個真實的寫照傳達美好的態度,相信給不少觀眾深深的共鳴。
影片代入感很強,可以說三分鐘入戲,主人公青山隆是一個普通的業務員,每天早上要趕第一班公交車,晚上又無薪資加班,工作上出了問題就扣工資,出門打車也沒報銷,還有個爆脾氣的上司,就連公司規定都幾乎到了非人的地步。
<圖片1>
而這,還只是剛開始……
青山隆在全片說過最多的話就是:對不起,非常抱歉!因為沒有談下訂單,經常被上司無休止的謾罵。
<圖片2>
甚至還要求向同事們下跪道歉,就因為上司覺得影響了大家工作的心情,而這期間,沒有任何一個人出手相扶,大家冷漠,也害怕自己會淪落到青山的下場。
<圖片3>
青山隆在東京是沒有朋友的,更別提有什么說心里話的人,在我印象里,做業務員的銷售,不說你要有多帥,但至少也要讓人看著舒服、爽朗的樣子
青山隆:如果,假設下,如果我辭職的話會怎么樣?
母親:那也沒事啊。我是說,全世界又不是只有那一家公司,你還可以回家嘛!
父親:你還年輕,還可以犯錯。
父母親:沒錯,人這一輩子,只要活著,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以上為電影《希望在別處》的經典對話臺詞之一。
[不干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
當青山隆滿懷愧疚跟父母親說自己的假設,父母親的反應使他熱淚盈眶。
《希望在別處》是根據日本作家北川慧海人氣小說《不干了,我開除了黑公司》改編,成島出執導,福士蒼汰主演
《不干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影片本身并不好看,但是看了可以理解為何最近日本宅文化和低欲文化盛行。日本近二十年真是不行了,生活質量不進而退,簡直懷疑提前進入廢土文化。公司大于一切,公司領導可以像奴隸主對待奴隸一樣對待雇員。在公司過不下去時,第一想到的不是辭職而是自殺。日本真是奇特的國度。可以和《無恥家族》聯系起來看,是兩個極端。人生存的意義是什么,工作對于人的價值是什么,估計一半的日本人想不明白。忽然想到,所謂工匠精神,不過是保護自己飯碗的一種最佳方式而已
我曾多次想自殺,太明白隆
盡管已經幾年不曾上班,但影片中展示的講究奉獻,小我,一切以結果導向的企業文化,特別是早操場景歷歷在目。
盡管不再上班,但剛入職場處處碰壁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換工作后處處辦公室政治,績效的壓力,閉上眼睛一幕幕都猶在昨日。工作的種種壓力終被戀愛,拍婚紗照,向上學習,城市買房實現等最原本的希望沖淡。
如果說少年的我沒被工作壓垮,結婚后無數次想抱著孩子從樓頂墜落,或許不會在社會版面占小塊豆腐塊。好在租房對面的鄰居阿姨一遍又一遍的開導終會過去的
不干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經典喜劇片 這是愛情片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