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合格的生活化的精致小片。只能說沒有太戳中我,也許正是拋離了深刻向度的必然結果。影評為講堂所寫。】
黑白膠片影像在《奧利最開心的一天》中無疑是一次新奇的嘗試,在這里,黑白與歷史懷舊和現實沉重并無關聯,更多是生活日常的細膩而平實的捕捉呈現。毫無疑問,這部打著拳擊片幌子的芬蘭影片,本質上乃徹頭徹尾的愛情片,精致清新浪漫。
當奧利載著心儀的姑娘在林間小道騎車,裸身躍入篝火旁的池塘游泳,打幾個水漂,放飛一只風箏,便是“最開心”的全部了,至于那“一天”,也不過收獲甜蜜愛情的注腳,無關榮耀與成敗。反高潮的敘事意圖,使長期為之準備的那一場比賽,注定迅速失敗,而所謂“失敗”于奧利這個面包師、業余拳擊手而言只是一次“輕松收場”,于永遠溫暖微笑注視著奧利的萊雅而言,亦無關痛癢。
奧利的“平常心”瓦解了被上層階級看客當作消遣之物的危險,事實上,當鏡頭轉向“勝利者”我們發現他也不過孤獨地坐在一角時,不難聯想到游樂場里人們用球將“美人魚”砸落水的情景。當奧利不顧訓練

庫奧斯曼恩的長片處女作《奧利最開心的一天》在 2016 年戛納“一種單元”上獲得最佳影片大獎。影片以一位芬蘭拳擊手的生平為題,講述1962年的夏天,奧利·馬基全力備戰全球輕量級拳擊錦標賽的過程。拳擊手的傳記故事相信我們看過不少,從斯科塞斯的經典《憤怒的公牛》到港產片《激戰》,而這部體育題材的黑白影片究竟有何吸引之處?
喜歡捷克新浪潮的電影的觀眾一定會對這部影片的美學風格贊口不絕,導演為了還原60年代的時代感,采用16毫米黑白膠片拍攝,再加上情節中安排了新聞記者隨行跟拍主人公

“奧利最開心的一天”輸了你,贏了世界冠軍又如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