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19:36
首映:2016-09-26(蘇黎世電影節) / 2016-10-07(奧地利) / 2016-11-30(盧森堡)
年代:2016
時長:110分鐘
語言:德語
評分:7.6
觀看數:51239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爆炸好看!席勒之死流在泛濫的情感里
埃貢·席勒
(EgonSchiele,1890.6.12-1918.10.31),奧地利繪畫巨子,20世紀初期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其作品表現力強烈,主題多是自畫像和肖像。
看片之前并不知道是人物傳記,奧地利90后演員諾亞·薩維德拉的美讓人感動,很久沒看到這么符合審美的年輕男演員了。美男子的美不是簡單的濃眉大眼瘦削膚白,諾亞雕像般的五官輪廓和健康膚色無可挑剔又富有靈氣,還帶著孩童般的友善和欲望,更何況表演起來也完全對得起這張俊臉。
演繹一個個性十足的年輕畫家并不需要怎么用力,諾亞安靜病嬌又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了藝術家的干凈與純粹。盡管他將自己的作品稱作情色藝術,盡管滿屏毫無遮掩的肉體,卻絲毫不覺骯臟。只是出于對藝術的愚鈍,對大師的風格有點不太能接受,直到結尾字幕出現:
“埃貢·席勒卒于1918年10月31日,時年28歲。他留下約三百幅油畫和超過兩千幅素描和水彩畫。他的畫作如今在國際拍賣市場上賣以數百萬價格。”
立馬對大師肅然起敬,對他的畫也能略欣賞一二了,沒辦法,就是這么勢利。
最近在看央視的《國家寶藏》
自然流暢,傳記片常用的雙線交叉剪輯。男演員俊美非常。畫家的眼里愛情好像總是低于藝術。愛和藝術哪個更接近真相呢?Wally一個人在邊陲小鎮死去,她找到那幢漂亮房子的時候一定百感交集吧。也心疼葛爾蒂,被這樣一個漂亮敏感的哥哥愛、淡忘、控制、傷害,到頭來眼睜睜看他死。導演把基調控制成冷的,克制的,客觀的。從他的視角望過去,追求藝術這件事本身,就是所有人的卷入和受傷鋪就的。偶爾看個正經的文藝片,果然人沉下來了。
這周回去看了席勒的自傳《席勒 死神和少女》,了解一個藝術家的生平更利于了解他的作品。藝術家情感經歷影響著一生的作品和創作思路,席勒一生離不開女人,影響最大的當然是他未成年的表妹,是他的初戀,也是席勒代表作《死神和少女》中的少女,他們這段不倫之戀,要是把搬上現代的舞臺,那一定是驚爆眼球的媒體談資和社會風聞。王爾德就說過,“藝術只傳達自己,絕無其他內容”。惠斯勒也說過,“藝術與道德絕然無關”。判斷藝術家藝術行為的對錯及其藝術價值的高低,以及其藝術觀念本質的正邪
經過巴塞羅那蘭布拉大道邊的一條巷子,我被路邊書店櫥窗內的一本畫冊吸引。書店不大,很容易就走過了,但畫冊封面上那個人的眼睛仿佛深深看住了我。
我定在那里百度,才知道這居然就是一本埃貢·席勒的畫冊。封面上是埃貢·席勒的自畫像。
當即走入書店把它買下來。
我用了“居然”,因為就在來西班牙的漫長飛行中,我剛看完了存在手機里的電影《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
繁華的蘭布拉大道正是之前巴塞羅那遭受恐怖襲擊的地方(而就在美國當地時間10月1日晚
請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評判藝術家。我能充分理解一個藝術家獲取靈感的方式,也許席勒就是一個通過欣賞女子luo體產生靈感的藝術家。
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表現出藝術家席勒的一生,他糾葛于很多癡迷他的才情,貪戀于他的樣貌的女子之間,往往輕而易舉地通過讓女子成為他模特的方式,占有女子。但是又不長情,常常這邊還沒有徹底離棄,那邊新歡又至,讓曾經深愛他的女子傷心欲絕。他還很有占有欲,一旦成為他的女人,他雖然不再寵幸,但是又不愿意其他男人涉足,很怪異。我只能理解為自私的愛意。
眾多女子中
看了影評才來看的電影
有一句說:男主的顏無敵了,秒殺女演員的顏
就沖這句話,去看電影,滿懷期待
看了,果然,男主的顏真的很抗打 但是電影看完了,我覺得男主人品不咋滴。帥是挺帥的,但是人品不太行,舔舔顏就好了
不過,又去看了一下男主——埃貢.席勒的其他相關資料,包括他的出身,作品介紹等等。原來他童年經歷不太好,父親染梅毒早亡,也是個渣渣,母親也不太喜歡他,因為畫畫很費錢。幸好,妹妹跟他感情很好
更驚喜的是,我今天學到了一個新名詞:表現主義
“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爆炸好看!席勒之死流在泛濫的情感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