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19:22
首映:2017-04-29(全州國際電影節) / 2017-08-26(日本)
年代:2017
時長:127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7.5
觀看數:55684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生在幼子】沉悶到極致可能才叫生活吧~
以下這段既是對《生在幼子》的劇透,也可以說是一番感慨,不得不說,四十多歲的男主實在是太難了:工作難,平衡生活和工作的關系難,失業難,適應新工作難,掙錢難,取錢難,給別人錢難,生活難,開啟新生活難,告別舊生活難,要前妻生孩子難,要現任老婆別生孩子難,養孩子難,養女兒難,養一堆女兒難,生一個兒子難,婚內難,想離婚難,離婚后難,與現任老婆相處難,與前妻相處難,與親生女兒相處難,與現任老婆帶過來的女兒相處難,與現任老婆的前夫相處難,與前妻的現任老公相處難...
然而人生都難成這樣了
作為離婚人士,這是一部再好不過的片子。驚嘆于一位女導演,竟能把男人的情感描寫得如此細膩。
男主,是一個有女兒的離婚男子的設定,不同于好萊塢電影,女兒是歸屬在女方撫養。而后男主又尋找到了單親媽媽,重新組建了家庭。故事從二人準備生養自己的孩子開始,進而折射出了婚姻、親子等,甚至社會的問題。其實日本的家庭、社會觀念和中國是很像的,所以很多地方可以感同身受。
男主實際上是一個期待生活隨遇而安的人,另一個角度來說,只尋求安穩的生活,工作上缺乏上進心,生活上缺乏擔當
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去新天地,正題@淺野忠信終于演回正常人,我們想要成為別人(孩子反應最為真實直接矛盾也最尖銳)眼中最美好的東西——我們其實是想要成為自己想要的完美,如果接受不了人生目標與現實的差距,果然只能徘徊在無盡的后悔與逃避中了,那就欣然接受所有的不完整,血を繋がる的女兒放開的手也讓他自己放下壁壘,去擁抱不完美的他人,在傷痛中努力做到最好,苦難中尋求幸福也算鬱病系日影中的治愈點吧,曾有一度我覺得可能要拍成男主堅持不了了,換我我可能已經放棄了哈哈哈哈哈
我一直很喜歡看喪的元素,不過看之前也沒想到這部電影竟然能喪成這樣。一開始看到淺野忠信在摩天輪上問紗織的那個問題,就大概可以猜到這部電影的矛盾點了。這可以算是傳統的講重組家庭問題的電影了,但是電影中的配樂,以及一直伴隨著男主角的間斷的,低沉的鼓聲,可以說是讓這部電影更喪一層樓了。
電影里最打動我的一段其實是宮藤官九郎最后去見大女兒的情節。一個離婚數年從未見過,以家暴給女兒和前妻留下了陰影的男人,最終還是答應繼父的請求去見一見自己的女兒。在他看來大女兒的這個請求確實很奇怪,畢竟他再怎么不負責任再怎么不在乎,自己曾經做過的事讓他并不覺得大女兒是真的想要見他。但他還是去了——穿著從未穿過的筆挺的西服,打著領結,拿著精美包裝的禮物——忐忑地去了。當然,他的女兒并沒有出現。他的自嘲里是帶著落寞的,他甚至不知道六年級的女生大概有多高,送什么禮物比較合適。他選擇了一只小熊玩偶,自嘲著說:啊,這個禮物可能對她來說有點幼稚了。 我個人淚點特別低,所以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簡直哭得喘不上氣了
《親愛的外人》:如何打開人生死結?
劉強愛電影
什么叫人生死結?就是讓你進退失據左右為難手足無措的生活境地。比如《親愛的外人》男主人公田中遇到的情況:和前妻生的女兒紗織,父女互相都惦記,必須時常見面,現在妻子和前夫生的大女兒小薰,則以去見人渣生父來威脅他必須把心徹徹底底放到現在這個家里,不準再跟紗織見面——生女和繼女,都是小女孩,哪個心傷得起呢?
人生死結最令人痛苦的倒還不是局面的復雜,而是各方背后都有其合理性,并非正邪好壞對錯之爭,真若那樣,反倒簡單
【生在幼子】沉悶到極致可能才叫生活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