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5 15:46
首映:2003-09-05(威尼斯電影節)
年代:2003
時長:124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8
觀看數:17545
熱播指數:231
來源網:三年網
“21克”耀眼!生活還得繼續
影片《21克》運用了頗為獨特的剪輯手法。片中共涉及三個看似少有關聯的家庭,三條主線并行發展,又巧妙相遇,進而隨著情節及人物的交錯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每一條主線都以打亂時間順序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乍看之下,每一段情節都顯得較為短促及瑣碎。然而,作為一個多層面多角度的整體,各個場面之間又息息相關。
據我的觀看及大致分割,整部影片可以根據人物及地點的轉換分為一百一十個場面,且全片從未停止場面之間的頻繁轉換及時空穿梭。前三場引出主要人物,第四場是本部影片著名的飛鳥鏡頭——亦見于接近尾聲的第一百零三場。
在眾多關乎哲學的討論中,《21克》選擇了兩個并不陌生卻始終不乏擁躉的問題——宗教的力量與死亡的意義。
難道宗教不是一切德行,一切沉思?
難道宗教既非德行,亦非沉思
只是雙手鑿石或織布時心靈里永遠涌溢的奇跡和奇觀么?
—— 紀伯倫 《先知》
改邪歸正的前監犯積克(Jack)于第三場出現,開導青年,奉勸其信奉耶穌,并以自身為例,講述篤信耶穌給他帶來的好運——贏得一輛卡車
飄飄蕩蕩的不是憂傷
據說人在生死臨界時體重的差異就是21克,那么這個21克就是靈魂的重量。看來不論高低,起碼我們的靈魂是等重的。
世間頗多不平事,譬如劉德華演電影我們只說勤奮,而換了梁朝偉我們就贊嘆演技,嘖嘖,好萊塢剛好也有這么一位,他叫:西恩?潘Sean Penn。
一般看到了西恩?潘,看到顛來倒去的剪輯,我們就會認為這是一部深刻的好片。
《21克》就是這樣的片子。
一部沉重的,黑暗的,壓抑的作品。事關苦難,救贖,造化弄人的作品。
3個平凡而苦難的家庭。
(一)
一位教授與即將分手的妻子,當教授的心臟病即將奪取他生命的時候,妻子覺得應該履行自己的責任,她留下來照顧他,甚至希望以試管嬰兒的方式來延續他們的關系——而之前分居時她卻自己去做了流產——這使得她的懷孕十分困難。
在絕望的時候,他意外得到了一顆健康的心臟,生命得以延續。
這顆跳動的心臟,讓教授對于它的主人產生了不可遏止的好奇,他的健康,也無法挽回他們的婚姻,在這種交纏之間,他愛上了它心臟主人的妻子。
電影里說,人一死,就會減輕21克,都不例外。說的跟真的似的,那就姑且相信。并且,不僅電影里,我也愿意這樣以為,這個是靈魂的份量。那么是真的有靈魂了?
與靈魂相對的那個詞叫肉身,劉小楓寫過一本書叫《沉重的肉身》,這題目說出了肉身的特點,沉重。與21克的靈魂相比,它的確顯得笨重得多,而我們一生,忙碌的,也多不過于此。吃飯、活著,睡覺、活著,對于找不到生命的意義的人來說,活著就是找樂,似乎快樂是活著的唯一目的,這在我看來,就跟活著是為了吃飯差不多,而你當然知道,這并不對
就沒有人反過來想想嘛?
影片結尾的主題。人死后體重會輕正好21克,那是靈魂的重量。如果導演探討的不是死亡,而是活著呢?每個活著的人都背負著額外的21克,算重嗎?
三個悲慘的人 -- 保羅最后射向自己的一槍,一心向死的杰克,以及決意要殺了杰克的克里斯丁 -- 之所以悲慘,是因為他們承擔不起那區區21克的分量。靈魂在的時候很重,拋棄的時候卻很輕,只有21克。這是對放棄生命的人的嘲笑啊!
人立于世,而力于世。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來分擔重量的。一個人的能耐不是能發揮出多少力量來,恰恰在于他能夠承受住多少力量。位高權重的人看起來往往都不出力就是這個道理。他們是派來受力的。升遷,也往往以承擔更多的責任為標尺。擔當,也是男性是否成熟的標尺。
那些生活的不幸其實是砝碼,彰顯了能者的力量和弱者的極限。并不是所有不幸的事件都會演變成不幸的人。因為總有人能承擔得起,哪怕是千鈞重負。
因為太重而放棄抵抗的人,回頭一看,那個所謂的太重,也僅僅只不過21克而已。
P.S 很多很多人都不明白的典故:耶穌被人扇耳光
“21克”耀眼!生活還得繼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