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節迷上了《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Ex Libris: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3小時,2017),盡管影片長達3小時,還是覺得一遍不過癮,二刷。2019在懷斯曼的專題里我選擇了最想看的《在伯克利》(4小時,2013)。
兩部片子比較而言,我還是更喜歡《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這部,更飽滿,更緊湊,每個場景、每段對話都傳遞著豐富的內容,思想和觀點極為密集。場景大概是三大主線:圖書館董事會、管理層等關于籌資、運營方面的討論,圖書館舉辦的各種講座,圖書館的讀者服務、社區工作等。

Pros:比較全面地展示了NYPL的各個方面。
既有管理者角度(籌款與款項的使用,圖書與activity、program的選擇,與社區的關系,對社會的影響),
也有不同分館(teenage center, 盲人館,古舊picture主題館,etc)
不同activity的呈現(關于非宗教,種族,音樂,政治,詩歌的speech,關于可以在theater傳遞情緒的手語表達etc),
還有關于圖書館里的人與可以做的事情的截取。
Cons:觀點不夠突出,更流于表面的全面,更像是影像版的NYPL使用說明,關于圖書館本身,或者NYPL的思考不足夠且凌亂;
另外

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2017推薦,funnier libraries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