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10:48
首映:1973-10-17
年代:1973
時長:118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2
觀看數:79939
熱播指數:202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往日情懷”堅守原則的人不一定總被認同
《往日情懷》根據亞瑟·勞倫茨的小說改編,是好萊塢出品的愛情片中少數具有濃厚政治意味的作品,也是當時具有知識分子味道影片中的代表作。影片把世界政治背景折射在普通生活中的個人身上,以此來表現個人之于社會大環境下的悲哀。
1937年,正就讀于康奈爾大學的本片編劇亞瑟·勞倫茨經共產主義青年團成員凱蒂·莫羅斯基介紹參加了席卷整個校園的反西班牙內戰活動,雖然兩人終究失去了聯系,可當年群情激昂的集會和罷課場景一直讓勞倫茨念念不忘。他決定根據這段經歷構思角色和故事,卻對其他內容無從入手。勞倫茨想起一位曾鼓勵他創作劇本的文學老師認為他對對白很有天賦,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設計出發生在女主人公與其大學老師之間的一場危機,女主人公酷愛的是政治而并非文學。在出身背景的影響下,勞倫茨認為女主人公必須是一名猶太人,而且滿懷對不公待遇的義憤。在勞倫茨看來,現在是時候讓猶太女性成為好萊塢主流電影的主人公,因為芭芭拉·史翠珊是演藝界最成功的猶太女星,而凱蒂·莫羅斯基正是為她而寫。亞瑟·勞倫茨與芭芭拉·史翠珊相識已久
似乎不需要多余的情節 單是老片子畫面的質感就已經十分動人
我看過的片子中幾乎沒有Robert Redford年輕過的時候
他總是很英俊但并不年輕
有迷人的皺紋
滄桑么?也不覺得
只是一貫的自由愜意
Katie的世界沒有灰色地帶,不論對愛情或政治都勇猛如小獸
她總有旺盛的精力,只帶著瘦小的身子就大刀闊斧的橫劈過去
Hubbell怎么逃得過這樣的女子呢?又怎么能跟她長久?
在這硝煙彌漫中,你不較真,戰爭也逼得你不得不嚴肅
Hubbell更樂意過單純調侃的日子
可katie說“不行”,即便懷著孩子,她心中的使命感也召喚她一定要站在第一線與不正義作斗爭
沒辦法了,我們都不是壞人,可我們不相容
Ka…Ka…Ka…Katie啊,請再摸摸Hubbell漂亮的劉海
“when you love someone, you go deaf, dump and blind.”
故事發生在麥卡錫主義下的美國,影片的女主角Kattie是個活得太認真的女性,這個共產主義猶太人有著鮮明強烈的政治觀,從支持羅斯福到反戰,反核,她像一位執著的斗士永遠站在對抗的風口浪尖。而男主Hubble卻是個沒有特定政治傾向的無憂無慮的平凡人,有出色的寫作才華和英俊的外表,夢想在好萊塢干一番事業。兩個人的相戀讓人一開始就看不到結果。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倔強的為彼此妥協著,愛著對方。
一次H的朋友聚會上,K被H朋友玩世不恭的笑話激怒,她無法理解為什么他可以接受自己的朋友對政治的麻木和理解的膚淺。同時,H也為K缺乏社交禮儀和她的極端立場感到不安。這樣兩個完全不契合的人格貫穿了影片的始終。他們始終是他們自己,始終不適合。
影片最后的重逢,K仍然拿著反核宣傳單游走街頭,H已是一名電視編劇,他們之間除了那個可愛的女兒,就只剩下回憶。
兩個有著迥異價值觀的人,為什么會愛上彼此呢?被懂得的投契與長久的陪伴才是現代人需要的愛情,寧靜而恒遠。
她始終不怕失敗
我有很久沒有看這樣的愛情電影了,之所以這一次看這樣的愛情電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聽了戴錦華老師的課,在課堂上戴老師談到這部電影,自己感到有興趣,所以找來看看,結果是我感覺這一部電影還是非常不錯的。
電影所處的一個時代背景是上個世紀50年代,這個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也就是美蘇冷戰時期,而且在這個時期也發生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即麥卡錫主義”為代表的反共、排外運動。關于歷史的事情,我就不去過多的敘述,因為我本人的歷史知識是非常匱乏,沒有能力去深入談論這一段歷史
故事一般,尤其是前半部分的花癡戲。芭芭拉真難看,但我依然愛她。音樂堪稱不朽,用一首歌升華了整部電影。所有美好的段落,開始和結束,都發生在紐約——the very and only city where dreams come true, where people stick to their own way, where you'll always be you.
“往日情懷”堅守原則的人不一定總被認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