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07:10
首映:2016-08-19(中國大陸) / 2016-04-21(俄羅斯)
年代:2016
時長:138分鐘(俄羅斯)
語言:俄語
評分:7.7
觀看數:81490
熱播指數:186
來源網:三年影視
“火海凌云”極品!戰斗民族的逆天災難片
電影前一個小時對整個機組人員和相關人物的刻畫,古辛的正直勇敢,影響了機長津琴科,所以才有機長津琴科性格的轉變,進而也影響到他的兒子瓦列拉。面對可怖的天災,包括機組人員在內的所有人都震驚和害怕,但他們戰勝了恐懼,團結協作,挽救了幾乎所有人的生命。津琴科的嫻熟技術,古辛、安德烈、亞歷山德拉、維卡、瓦列拉的勇敢無畏,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使得絕大多數乘客得以生還。可惜沒有去電影院看,視聽效果應該很好。不過個人覺得電影在不同場景之間切換的時機好像有點過快或者說不是很恰當。還有就是這種營救不太科學。(PS:戰斗民族拍電影,醬油角色死了就給不到一秒的鏡頭,和美國電影的特寫鏡頭以及煽情訣別果然不一樣)
之前提到災難片,必提到美國的災難大片,不管是印象中引進的第一部“大片”概念的《泰坦尼克號》,還是最近幾年的《末日坍塌》等,而國內的《唐山大地震》完全是有點“侮辱”災難片的概念了,第一次看戰斗民族的災難片,反倒是有些驚喜!網上早就據說,坐俄羅斯航空的乘客當安全落地時,都要感謝機長的不殺之恩!由此可見戰斗民族的生猛程度!而本片更是將此點發揮的淋漓盡致!當兩飛機需要空中救援時,腦洞大開的想到開艙門用繩筐對接,最后,竟然也大比例的成功了!以后,可以多看看俄羅斯電影的不同之處!
得知是災難片,我做好了心里準備去觀影,但仍然被深深帶入影片不能自拔。(以下含有輕微的電影情節,請選擇性閱讀)
飛機不等于翅膀,飛翔不等于自由
機長擁有飛機,也精通飛行,卻沒有隨性操縱飛機的 權利。飛機于他來說,只是個禁錮他的道具,飛行于他來說,是束縛他自由的鎖鏈,凸顯了他生活淡如止水、循規蹈矩的悲哀。面對任性率性 的實習生,機長羨慕的說:“他是有翅膀的孩子”,無畏權貴,沖破規矩,活的真實。
人的一生,難得有一次的任性,有一次的奮不顧身,有一次的無拘無束,有一次的酣暢淋漓。
在自然面前,人類是那樣渺小無力
火山爆發,巖漿傾盆而下,無數雄偉的建筑瞬間轟然倒塌,淹沒于火海之中。人類相比之下的權力與財富高低,在自然面前渺小的不值一提,生命在災難面前脆弱如一芥扁舟。我想,這種無力感就是災難片要告訴我們的,我們在感嘆生命之渺小脆弱 的同時,會慶幸并珍惜自己現如今的幸福,會對生活有一次新的審視。我們每日繁忙的生活著
老公想看飛機有關的電影,陰差陽錯找到了這一部,看完還真過癮!不光有緊急迫降,飛機爆炸,空中交接,還附贈火山爆發。。像伏特加一樣勁兒大!
按說俄國人不是那么細膩的,可是作品還是很完整,前面的梗后面都接上了。覺得男空乘沒用?遇到危險就知道有多大用了。女乘務長勢力?可簾子一拉開就進入工作狀態真是太帥了。瞬間聯想到我國的空難片,唉。。
不是專業人士的我記得片子曾夸這架飛機非常結實,這是啥民族自豪梗嗎?其實坐過多次俄航的我想說,人家飛的真的很穩,而且的確幾乎不晚點。。
最近看了兩部俄羅斯拍的影視劇,一部是《戰斗民族養成記》,一部是《火海凌云 》,前者搞笑幽默,后者驚險刺激,很有感覺。
還沒有接觸這兩部影片之前,我對于蘇聯電影的情懷還停留在70年代的《辦公室的故事》那種,哈哈,有些過時,見笑了。這次看了這兩部,讓我對于俄羅斯電影有了新的理解,令我肅然起敬。
有別于眾多暑期檔美式爆米花電影,看過即忘,內容無聊,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特性。這部俄羅斯電影,準確的說是“動作、劇情片”,在一群好萊塢大片的包圍中顯得尤為突出,有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個人一直認為,所謂“成功的電影”,不一定票房大賣,人氣爆棚,而往往是可以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無視時間的流逝,全身心投入到故事情節中,謝幕后又讓觀影者倍感“意猶未盡”。這種片子才有看的的價值。才可以稱之為“好電影”。《火海凌云》很好的做到這一切,不禁令人嘖嘖稱奇。
就劇情而言,《火海凌云》的導演沒有局限于動作救援題材的框架,而是尋求新的定義。在遵循動作優先的前提下,融入了家庭元素
“火海凌云”極品!戰斗民族的逆天災難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