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15:59
首映:1986
年代:1986
時長:88分鐘 / 86分
語言:漢語普通話,藏語
評分:7.4
觀看數:68577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盜馬賊”意外驚喜!不喜歡向后看的電影
有這么一部電影,甫一問世就引發了爭議,甚至是直到現在都有存在爭議;
導演田壯壯面對當時的質疑說:這部電影是拍給下個世紀的觀眾看的.....
然而有些人驚呼神片,拍得脫俗超前,有些人則直呼即便是現在也看不懂。
而美國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卻是對本片不吝贊美之詞,將它列入了其心目中90年代全球十大優秀影片的榜首。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盜馬賊》,近期也推出了4K修復藏語版本并在戛納重映。
另外本片也可能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認真討論人與宗教關系的電影,除了電影本身散發的藝術探索才華
很勉強才看完,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1923年康區草原的故事。整部影片敘事毫無邏輯性,結構松散,情節離奇(明顯是漢族編劇憑空瞎編的),一切都仿佛是為了畫面而存在。
也難怪──天葬、誦經、跳神、磕長頭這些藏族元素在80年代對于沒見過世面的中國導演的確算是電影的重大“視效”博點──問題是導演和編劇明顯缺乏對藏文化的深層次理解,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處于獵奇的目的,拍出來的東西當然也就不倫不類了:天葬那段完全有悖儀軌,只見一群禿鷲圍著亡者尸體狂掠猛啃(稍微了解一下藏文化就知道天葬是需要天葬師分解尸體,將血肉與糌粑混合來喂鷹的);跳大神也完全像巫術表演;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劇中人物北廣科班主持人般標準的普通話,老奶奶還帶著兒化音!想想那個年代同期聲錄音的電影的確鳳毛麟角,那你后期好歹也用點藏語配音啊。
不過話又說回來,看看近年來的西藏題材,再看看本片,人家沒有打著“反帝反封建”的旗號揭露“罪惡的農奴社會”,也沒有借題發揮痛訴“宗教是鴉片”blah blah blah…已經很nice了。
說到第五代導演,話題可多了:
陳凱歌,中國唯一一個拿了戛納金棕櫚的;
張藝謀,多少年導演界的名人,全中國幾個不知道張藝謀的?
接下去呢?
對了,還有那個拍了《三毛從軍記》的張亞建;
或許那個拍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吳子牛也有人會知道。
那田壯壯呢?
田壯壯是誰?
哦,那個最近在《最后的我們》里飾演了林見清他爸的那個田壯壯。
演得是挺好的,超喜歡,超感人,我都看哭了。
再接著呢?
再接著還有什么嗎?
從80年第一次執導《我們的角落》到現在,40年
#ICA #CelluloidSunday 有被驚艷到,幾種風格的雜糅效果居然很棒,極簡主義風格+意識流超現實表達+現實主義敘事。大量的空鏡,雙爆轉場,故事大量留白的高效敘事,去戲劇化表達,考究的構圖和帶有禪意和象征性的“意象”。影片以盜馬賊視角講述,開場的主動天葬與結尾他的被動天葬形成一個似輪回般的閉環。
從整體敘事結構上看比較清晰,起承轉合的節奏非常棒,表象故事很有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那種悲痛和困苦,而內核上看則是有著極強的信仰與生存間的矛盾與迷茫的闡釋
電影講述的是為某生計而盜馬為生的羅爾布,因此一家一直被部落歧視最后死亡。影片中羅爾布相信宗教可以洗清他身為盜馬賊的罪惡身份,但卻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一步一步被惡劣的環境和窮囧的家境中離死亡越來越近。大量的全景和遠景描繪的大漠惡劣環境和宗教神圣且冰冷的氣氛體現了北方藏族生活的真實寫照。其中,羅爾布一直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像頭人一樣得到山神的肯定,但卻一直被部落中的人鄙棄,但他無可奈何,只能一直虔誠的信仰宗教,希望可以洗清自己的罪惡。
“盜馬賊”意外驚喜!不喜歡向后看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