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導演和張楊應該挺有話聊。
其次,某人在片里的演技始終處在一個微妙的我能感受到他想表達什么情緒但又總覺得差點什么的程度,就不多評價了。
最后,還是說電影本身吧。這種幾乎沒有故事線的片子,就好好承認自己是個意識流的公路文藝片吧……反正劇情會被嘲。兩條線的切換毫無邏輯,有明顯感覺到很多戲(被)剪掉了,畢竟片長也說明這點。然而這不能作為理由和借口。如果導演愿意花時間講講感情背后的為什么,或許會好點。
應該也是拜剪輯所賜,感情線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太隱晦了

從13年傳出立項消息,到15年制作完成,再到16年通過審查,18年4月最終登陸院線,國內影迷及性少數群體翹首以盼的大陸首部院線同性電影《尋找羅麥》,終于得見真容。但是在看到成片的時候,所有的觀眾都能確信一件事:在這五年的漫長時光里,這部影片的模樣已經被眾所周知的外部因素脅迫到面目全非。有朋友笑談,這是一部高中語文閱讀理解滿分才能看出來是同性電影的同性電影。可見,《尋找羅麥》里的同性愛人段落,已經被審查后的剪輯,折磨得蹤跡全無,是為,消失的愛人。
讓觀眾疑惑的是

我不知道怎么評價這部電影好壞,雙主線的電影情節有點混亂是通病,但是仔細的話就會看得出主線之間切換的聯系點。雖然可能因為審查的原因,同性這個點表現的很隱晦,但是我覺得情感線貫穿電影闡述的還是比較清楚的。西藏文化的點光從幾個景是有點狹隘,個人覺得珠瑪的愛情故事是最清楚點出羅麥對趙捷是愛情的地方,也是西藏文化表現的最精彩的地方。全劇的一個亮點,就是羅麥回北京之后半夜醒來,趙捷意識到自己對羅麥的感情也是愛情內心對現任的內疚和疏遠,用舞蹈的表現方式非常的有張力,但其實也有點過多
今年3月,沉寂5年的《尋找羅麥》正式宣布定檔,這也是號稱“內地第一部過審可以公映的”同性片。
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破冰之作”。
然而,成片卻相當令人失望。
豆瓣評分低開低走,從4.9一直跌到了4.6,還將繼續下跌。
電影片長只有83分鐘,據說是被刪減了9分鐘,也有消息稱刪減了17分鐘,“同性”元素被剪得一干二凈。
電影采用了非線性敘事手法,一開頭就是講趙捷將羅麥的骨灰帶回法國。
隨后,趙捷開始展開回憶。
原來,在經歷過一次導致少年意外死亡的車禍之后,二人逐漸產生隔閡。
事后

【尋找羅麥】模仿《藍色》不成功,文藝片變成風光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