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16:47
首映:2014-12-18(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14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英語,上
評分:6.6
觀看數:36879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一步之遙】蹲著 I do 的姜文
這個電影本身對觀影人的興趣愛好有要求,否則很容易看不下去。大段的舞蹈,歌唱,舞臺劇,戲曲的表演,如果平時不喜歡這些,就會如若針氈。開頭
的《教父》致敬,以及首尾呼應的老佛爺的故事。 選美得主叫總統。其中很多臺詞充滿了隱喻,看了都是會心一笑。馬走日殺人的真假無人關心,殺死馬走日被用來達到目的才是共
結尾的風車外大段的演講,像是古希臘廣場上的自白,風車在文學上最出名的莫過于《堂吉訶德》。但是豆瓣評分只有6.3分,相比之下《小城之春》高達8.6分
電影開頭提到了莎士比亞的to be or not to be,這呢,是大家兒的事,是自個兒的事。這幾句話挺有意思,看完電影才覺出點味來。
這電影混雜了很多東西,民國的現代的大清的,出現了很多外國著名電影的橋段。看完電影就覺得大雜燴一樣,好像沒有一根主線可以把整個故事串起來。很多臺詞很棒,非常現實主義。然后又有魔幻和荒謬,但它們不是魔幻和荒謬,因為它們的根基是中國人的俗。就比如說開頭那段,武七找馬走日幫忙,他的煩惱是什么?是在一個意大利妞面前丟了面,new money想要變成old money。馬走日裝逼了一番開始講大清的事,他多牛逼,差一點清就不用亡了,都怪他。最后武七說是來找他洗錢的。旁兒站的項飛田是法租界的警督。為了洗錢他們辦了個選美(主持多么春晚風),強行慈善感動世界讓完顏什么都沒演就當上了總統。一幕幕看著荒謬,但你覺得很熟悉,沒錯,中國人辦事不就這樣的嗎?整部電影的感覺都是如此。這不是超現實啊,這都是現實啊。臺面上大話一套套,骨子里呢,從沒變過,為自己撈好處,沒有old money,只有new money
看《一步之遙》的經歷,比這一年看過的任何院線片都要奇怪。如果說,《大鬧天宮》是蹂躪了國人的想象力,《匆匆那年》是侮辱了80后的青春,那么,《一步之遙》所制造的觀影噩夢,大概就是精神病人的狂歡游戲。
正如先前國慶檔的某部影片,創作者自得于神乎其技的講述技巧,殊不知,這種老掉牙的玩意,真的一點都不稀罕。拿出來忽悠今天的影迷觀眾,連那份自負,未免都顯得有些過時。姜文不同,他一會說相聲,一會兒演話劇,他偷天換日,又自封情感大師。致敬起名導佳片,大張旗鼓,令人疑心
平安夜一個人去看的《一步之遙》,之前就聽無數人說看不“懂”,越不“懂”,就越有看的欲望,說白了這是獵奇心理,爭議的張力催高票房,姜文是個營銷大師!
“to be or not to be。這么著或者那么著……”,開幕的黑屏上,姜文用極富白蘭度的口氣上演的那出土洋結合、文白夾雜和武七那段不知所云的關于意大利女人的臺詞,還有映象極深的“鍋氣”?何謂鍋氣?開篇就給你一種游離錯置感,沒錯,姜文還是那個姜文,腔調沒變。
跟《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鬼子來了》、《讓子彈飛》一樣,這是一部回歸文氏風格的片子,夸張的詼諧、刻意為之的刻意、解構中任人建構的豐富感,看似無序凌亂實則宏觀敘事結構清晰簡練。不就是一出離奇死亡案的生發到結束的全過程?完顏英在馬走日手中死了,項飛田擔心“馬辦”真相曝光追殺“法辦”好友馬走日,武六相信馬走日舍命相救并私奔……其中還貫穿著陰謀和隱喻?那自然是觀影者的事了。
誰說電影就得是故事性主導的,全片除了這種讓國內大部分人不適應的先鋒式吊詭敘事外
【一步之遙】蹲著 I do 的姜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