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live《深夜小狗離奇事件》的創新之處在于整體概念的創新,用表現主義的美學手段外化了自閉癥的心境,通過電子風的視效和音樂,解碼和放大了焦慮感、隔閡感、不安全感與創傷感。因此它可能是為數不多的戲劇影像比現場更能還原舞臺魅力的話劇,不僅要脫離視角限制,還要多次利用視角變換,垂直俯拍的鏡頭便是這部劇打造出的獨一無二的動人美景。
這部劇內聚焦于自閉癥的天才男孩克里斯托弗,將舞臺置于變形的視角中,在自閉癥光譜中找到了一個真實合理的位置。舞臺地面是一塊方方正正的“電路板”

很多劇都講了問題少年,但這部劇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主角的“心理”通過群眾演員的表演,燈光,音效等等元素呈現到了舞臺上。
比如主角害怕在人群里,呈現出來的就是他被人群擠過來擠過去,甚至拋來拋去,再加上混亂的燈光,嘈雜的音效。把主角的驚慌失措展現的淋漓盡致。
科技感的舞臺設計實在是太大的亮點。舞臺三面墻全部鋪上了LED屏,充當轉場背景只是它的基礎功效。特別的是,它把男孩的所思所想也投射出來。代表男孩心情的哭臉,笑臉。當男孩決定去找媽媽時,腦海里規劃的路線圖。

已經很少看到這么真實直面有誠意的戲劇作品了。這是一個不造作不粉飾的真誠故事。敘述角度上,從不說這個男孩的自閉癥,只用單純的敘述打動觀眾。
舞美太令人震撼了。900個LED光點的新媒體影像,機關重重,時而有地鐵的臥軌,時而有個考試桌緩緩升起、時而有暗格里的軌道片和母親的信。宇宙的想象,星球們的互相連接又或者自我世界里的紅色路途,天馬行空。
各個場景的切換,干凈利索,幾秒鐘就到了下一個景,全場的人員調度快而精簡,很多演員就坐在LED舞臺周圍,靜靜看著表演,不做出打擾。

英國國家劇院出品、舞臺劇《戰馬》導演瑪麗安尼·艾略特執導、西蒙·史蒂芬斯編劇的舞臺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其他簡稱為:《小狗》)改編自英國作家馬克·哈登的同名長篇小說處女作,這本書2003年出版,并于2004年圣誕前夜,超越紅極一時的《哈利·波特》,登上英國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
《小狗》于2012年9月在英國國家劇院的科泰斯洛劇院首演,一炮而紅,隨后至倫敦西區上演。2013年,創紀錄地斬獲7項奧利弗獎,包括最佳新話劇、最佳導演、最佳舞臺設計、最佳燈光設計及最佳音響設計。2014年9月

一位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癥(自閉癥的一種亞型)的騷年為偵破鄰居小狗謀殺案,只身登上去倫敦的火車,開啟的一段大鬧天宮的顛覆旅程。一言以概之,即少年謝爾頓大型社死&車禍現場。該劇為英美十年來的現象級話劇,在全球上演超過3000場,觀眾逾300萬,囊括7項奧利弗大獎和5項托尼獎。引起青年觀眾強烈共鳴的并非是戲劇對這一小眾病例的出神刻劃和終極關懷,而是它戲劇化地高度可視化了現代社會個人深陷在被國家體制,技術資源,經濟水平,文化等級所壘砌的囹圄之中

“深夜小狗離奇事件”深夜小狗的深夜囈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