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8 13:58
首映:1997-12-17
年代:1997
時長:9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1
觀看數:69817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搖尾狗:威廉姆·H·梅西領銜,政治前面的一寸都是黑暗。
有時候,媒介與大眾的關系很像某種條件反射。媒介設置議程,受眾如靜脈注射般的對其進行反應。雖然受眾研究一直致力于強調公眾在社會習得之后存在的所謂主觀能動性,但是,在強大的社會倫理和人類學規律的運行機制背后,作為社會動物的“人”其實很難逃脫開由情境所設定的“框架”。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Wag the Dog》其實蘊含了這樣一個假設,即強大效果論在媒介素養普遍被公眾內化的今天,依然張牙舞爪地存在著。
所以,當女演員在明知道要去表演聽演唱會的時候,她真的被那煽情的鄉村搖滾打動了,布景雖然是假的,但感情和眼淚卻是發自內心的;當三十個女秘書被召集到總統辦公室去“準備反應”一場動人的演講時,她們也確實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出來了。更可悲而可笑的是,作為一名自認為略懂媒介、電影和性別刻板印象的觀眾,在目睹了電視如何制造戰爭,電影工業如何滲透進入政治表演,性別結果如何被機械地搬上熒幕之后,用摩絲碼寫就的“Courage,Mum”和那略帶嘶啞的聲線竟真的讓我如Couch potato那樣,內心為之一顫。
這是一部看起來輕松幽默的影片,這是一部幽默中又帶著些許的政治諷刺的影片。
影片講的其實就是總統的特別顧問們鼓搗的一系列貓膩事件。該影片一針見血地揭示了美國政治生活中政客、媒體與好萊塢之間相互利用的丑惡關系,與此同時還對白宮進行了戲劇化的巧妙諷刺。
影片的名字《wagthedog》,尾搖狗。也許你會有這樣的疑問,影片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名字呢?影片中有這樣的一段話:為什么狗搖尾巴?因為狗比尾巴聰明。如果尾巴更加聰明,他就可以搖狗。
其實,總統就好像是作為納稅人的公民養的一只是狗,而他所依靠的自己背后的公關團隊就是自己的尾巴。
聰明的總統撰稿人在關鍵的時刻握住了輿論的刀柄,操縱了大眾的傳播,僅僅與好萊塢制片人制作了一部短短的影片,就扭轉了總統的敗局。可以說,總統的公關團體為自己在公眾面前的作為編寫“符號”,如果說是總統的感召力使這群精英聚在一起從而使“符號”成為可能,那么正是他們的智慧使完美的“符號”為總統遮風擋雨。
輿論是掌握在懂得操縱輿論的人手上的。越是大眾的傳播
本片的鏡頭語言很有意思,我抓住了的一個點就是,顯得很突兀的變換景深,似乎在可以讓觀眾從故事中疏離出去,讓我們意識到本片也是“producing”的產物,并不是真實。
本片通篇一直通過斯坦利在強調,一切都是“producing”,傳媒制作了真實,造就了歷史。美國人心中的戰爭只是他們通過媒介看到的幾張圖幾段錄像而已。隨著傳媒力量的強大,傳媒對歷史的“記錄”逐漸演變為“制作”,建構替代了真實。于是便有了wag the dog,本末倒置,主從顛倒。
片尾,制作人被秘密處決,“制作”的痕跡被抹去,國內國際的形勢也按照“制作”的預想繼續發展,歷史的真實被扼殺,新的“歷史真實”誕生了。我們制作了歷史。
我是誰
——觀“搖尾狗”有感
我是誰?我在哪里?我看到的世界是真正的世界嗎?
觀完“搖擺狗”這部影片,一系列的疑問充斥在我的腦海中,讓我不由自主地點擊手中的鼠標去了解更多關于它的資料。不得不說作為一部影片,它是成功的。因為它為我開辟了另一片天地,那個叫做“政治公關”的新天地。
公關是什么?在我之前的腦海里,它僅僅是簡單地處理危機的一種行為,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需要的只是超級廣闊的人際網絡和一張可以顛倒黑白的嘴。現在呢?我承認我的想法改變了很多,甚至可以說是顛覆。
影片的開頭很緊湊,甚至可以說是凌亂。總統出了丑聞怎么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為總統競選班子一部分的主人公們開始了他們緊張而急切的行動。
讓我震撼的情節也從這拉開了帷幕,為了扭轉總統被丑聞包圍的局勢,就必須要找到另外一個吸引公眾注意的點。這個點是什么呢,主人公們開始了自己的思考。“戰爭”,當這個單詞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不由得哂笑,這怎么可能??!!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打破了我的想法。
選舉公關危機的出現,是這場輿論操控大戲的導火索。一場無中生有的戰爭,一個演員出演的難民女孩逃難之旅,一位精神有問題的戰犯被擁戴成為戰爭中的英雄,一個利益誘導下扔舊鞋的潮流活動,這一切最終以好萊塢大導突然去世結束這次公關危機的處理。
主流媒體是政府的喉舌,影響著集體的思想和選擇。在公關的操縱下,輿論受一篇又一篇的主流報道操控,大眾的關注點被不斷地轉移,最終達到模糊不利言論的焦點,突出總統的功勞,獲取選票的作用。
電影反映生活,電影靈感來源于生活
搖尾狗:威廉姆·H·梅西領銜,政治前面的一寸都是黑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