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0 17:42
首映:2017-05-19(戛納電影節) / 2017-06-28(法國)
年代:2017
時長:93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9.1
觀看數:4232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臉龐,村莊/自然,人生,美
雖然說是分了幾次看完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剛好分出來的三塊對我來說是三個彼此可以獨立開(我是指結構)的模塊,能以這種緣分看這部隱隱約約對于我來說意義很重大的紀錄片真是又驚又喜!
第一部分給我的感覺是清新慢熱,一點點引到主角和他們的行為藝術任務,這里差點沒穩住就不往下看了(急性子笑)第二部分才是讓我真正感受到他們在做什么的主體部分,從一個廢墟開派對那里轉到一個流浪藝術家再轉到有角的山羊再到廢棄堡壘的那個海灘再到碼頭的女人和阿涅爾的腳趾頭和眼睛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三個部分,一個是德國軍事掩體殘骸上蓋伯丁的照片。蓋伯丁似乎還是那么年輕,安詳地仿佛睡著了,搖籃里靜靜安眠。一個夜晚,海水的沖刷帶走一切痕跡,蓋伯丁就像一場短暫的煙花,在風沙里曾經綻放。生命是那么渺小,所有人都一樣。
還有一個部分是jr拍下阿涅斯身體的部分,讓火車代她去無盡的遠方。縱然有一天生命會消散,那些痕跡將長長久久地保留,用作曾經活在世上的燦爛的證明。
最后一個部分是戈達爾失約,jr為傷心的阿涅斯摘下眼鏡。畫面結束在湖畔的二人,只剩下一支悠長的小調。
如果說今年戛納電影節有什么爆點,那法國新浪潮碩果僅存的女導演阿涅斯·瓦爾達的新作《臉龐,村莊》(Visages, villages)無疑是其中之一(甚至是唯一?)。人們驚訝地發現,雖然新浪潮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但瓦爾達給人帶來的新鮮與感動卻依舊如故——至少在電影節過去的一個多月里, 這部作品給我帶來的震撼依舊不減,而且有趣的是,我們越是思考影片看似質樸和隨意的手法,越能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大概一部可以稱為“佳作”的電影,莫過于此。
《臉龐,村莊》是一部“非典型”紀錄片;或者說
#臉龐,村莊#是灑家看過的第四部 瓦爾達的電影,因為慕名盛名,看過的大多是瓦爾達最有名的片子,因此,她在敘事時間上的實驗,女性主義的一場一鏡等敘事層面上的匠心獨運,遮蔽了這位可愛的老太太的本來面目,反倒不如2012年在央美美術館看的瓦爾達裝置藝術展,更能還原她的本來面目。看《臉龐,村莊》的感覺五味雜陳,一是因為瓦爾達與姥姥歲數相差無幾,瓦爾達的皺紋、調皮、傷感與老人的返璞歸真,以及對死亡的態度都讓灑家動容難以自持。另一方面,《臉龐,村莊》的essay film的形態真實自由無拘
臉龐,村莊/自然,人生,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