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0 04:05
首映:2014-01-06(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90分鐘
集數:14集
連載:14全集大結局
評分:5.9
觀看數:15764
來源網:三年網
變形計 第七季:2014佳片有約,《變形計》華麗回歸 第七季溫暖依舊
第一次看這個節目就反感,幾年后發現這個節目還在,而且還有一個我特別喜歡的心理學家在一旁解讀,但是解讀的梗一看就知道是事先安排的。后來也證明了我的猜想,果然是有劇本。
一個人想要完成靈魂的救贖,首先就得正視自己的靈魂,發掘自己行為的人格動機和心理動機,不斷完善靈魂的缺陷。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到了不幸,才能于日常處得到幸福,才會感恩。
看了一期莊前和梁佳銘的這一期。
我覺得編劇把這樣兩個孩子放在一期,兩個孩子的彼此對比和襯托,兩個父親之間截然不同的處事方式的對比和襯托,還是有一定的深意的。托爾斯泰那句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句話,套用在這里就是,好孩子大都相似(當然這個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而叛逆的孩子各個各的叛逆。
最開始我以為這兩個孩子是相似的。14歲的年紀,在優渥的環境下長大,對金錢的揮霍,對父母的良苦用心的視而不見與冷漠,還有隔膜。
在最開始介紹兩個孩子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地找出了這兩個家庭很多的相同之處:父親忙于事業缺乏與兒子的溝通與教育,對孩子照顧的工作都是由母親完成的。而這兩個母親又不約而同地懦弱,心軟,缺乏主見,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到了甚至對孩子有些嬌慣的程度。慈母多敗兒, 這點是真的。當父親覺得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不應該像一個大財主一樣走進阿迪達斯的店里大手一揮就幾千塊錢的消費的時候,母親還是禁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幾乎沒什么原則,而急性子的父親則采取了拳腳相向的辦法
變形計 毀人計 !所謂的變形計只不過是打著“教育意義”口號的真人秀而已!其實它是充滿套路和刻意煽情的圈錢游戲罷了!
那些來自城市的永遠是叛逆、暴力、厭學的富有孩子,被扔到農村后認識到了以前奢侈浪費的種種錯誤,經過幾次痛徹心扉的爆發、無助、哭泣過后,變得懂事,重獲新生。而那些來自農村的孩子則是勤勞淳樸,但家里一窮二白、食不果腹…來到城市的他們在體會到城市美好物質生活的同時,也發現城市學生的心機,從而倍加珍惜鄉村的淳樸。
最后看似感人的結尾皆是假象,數十天改變一個人?天方夜譚
在陪親戚的小朋友們連刷了《蒸汽男孩》和《借物少女阿莉爾蒂》之后,剛巧碰上看《變形計》的某一集,河南鄭州的帥氣小哥和來自云南的懂事小哥交換人生一周。
作為一個家境正常有點小毛病的孩子,我也經歷過很多人都經歷過的大人恨鐵不成鋼地說要送去農村吃幾天苦長長見識。查了下wiki,這個節目從2006年開始播放,實際那時我已經高中——但感覺十年前就被念叨過多次。現今再問,父母的態度略變:講很多城里孩子吃苦后的確懂事了很多,但更多的是山里的孩子不僅沒有打開眼界,反而帶了很多戾氣回去,變化令人惋惜。
我不知道節目組有沒有追蹤06年第一批孩子的現狀——當年的這段經歷帶給他們怎樣的成長以及怎樣影響了他們的人生?即使僅僅作為節目組自己的反省也足夠意義重大。英國有個每隔十年回訪一次人生的紀錄片,今年應該是第50年了?前幾天也見了零星提到這些的內容。
哦又跑題了。從我看的短暫的三分之一集中,節目組完全沒有變化:城市的孩子來到大山是一樣的孤立蠻橫,而來自大山的孩子也是一如既往地在新城市手足無措
這哪里是對大山孩子的不公 這檔節目評分那么高真的不知道為什么 當城里孩子去山里時一堆公子病公主病 他們逃跑 打架 摔下柴火不干的時候 導演組 工作人員為什么不能幫忙?? 非要刻意做出一些虛假的效果博人眼球 不覺得惡心嘛 變形計變形計 也只是讓城市孩子變好 山里孩子只是一個效應是嘛??excuse me???? 如今 網絡上爆出都是城里變形的各大“網紅”如今生活如何 去關注那些人渣的私生活 為什么不去棒棒那些在大山里無助的人們 孩子 他們破壞山里 教室 殘破的家時 導演組只安排人拍下這些
變形計 第七季:2014佳片有約,《變形計》華麗回歸 第七季溫暖依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