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9 16:53
首映:1984(威尼斯電影節)
年代:1984
時長:11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上海話
評分:8.0
觀看數:77006
來源網:三年影視
看完想再看的愛情片 《大橋下面》:勇敢的靈魂才可獲永生
借助于第三屆NEW ERA青年導演電影季的機會,觀看了白沉導演1983年的電影《大橋下面》,作為被看做“傷痕電影”的代表作之一,遵循著痛苦—反思—尋根(父)的電影模式,在不斷剝離的思考中為我們展現了80年代初的一幅社會畫像。
一、家庭不完整與父親角色的缺失
電影中展現的幾個家庭沒有一個家庭是完整的。秦楠的家庭缺少了母親,毛毛的家庭缺少了父親,高建華的家庭則缺少了父親,肖劍的家庭則同時缺少了父親和母親。此外涉及到女主人公秦楠的舅舅的家庭,盡管父母都在,但卻缺失了最具有活力的人——青年人
這是我看龔雪和張鐵林主演的第二部電影,此前看了他們聯袂出演的電影《多彩的晨光》(主演還有王詩槐)。
《大橋下面》很溫情,又給人以力量和希望(用現在的流行語匯叫“正能量”),很感人!配樂也極抒情!
秦楠善良能干,又端莊賢惠。但曾因遇人不淑,感情上遭受巨大打擊,從此自卑怯懦,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因懼怕周遭的蠻短流長,而不敢把親生兒子接到身邊和自己生活,整日在愁云慘淡中蹉跎,擺脫不了往日的陰影……但殘疾姑娘肖云自強不息、不自棄、樂觀向上的精神徹底改變了秦楠此前低迷膽怯狀態,她從此不再逃避生活,而是接受現實,并堅定勇敢地開始生活,把兒子也接回到身邊,不再顧及其他人的眼光!最終甚至勇敢地追尋、接受了新的感情,喚回了心中的自我……
秦楠和高志華都生活在黃浦江沿岸的大橋下面,片中的很多上海老城廂、街道和市井生活都勾起了我對往昔的無限回憶……作為個體戶的他們,在傳統觀念勢力還很強大的當時,社會地位不高,被人看不起
毫無疑問,這部1984年上映的電影是一部極為難得的中國影史佳作。
它有著傷痕文學的內容和形式,但是卻沒有傷痕文學的晦暗,生機在整部電影里一直存在,突破重重阻擾,在最后得以破土而生。
故事的明線是女主的社會和感情困境,暗線則是一直在臺詞和故事中若隱若現,貫穿各個配角和女主重大事件和艱難生活時期的wg史。
但是,影片的筆墨重點不是在于女主在特殊時期的苦難經歷,而是她作為特殊時代和境遇的受害者,在那個時代結束以后,怎樣一步步從歷史遺留給現實的包袱與重負中掙脫出來,獲得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想再看的愛情片 《大橋下面》:勇敢的靈魂才可獲永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