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03:36
首映:2019-12-20(美國)
年代:2019
時長:110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4.2
觀看數:51762
熱播指數:25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貓”無論什么時候看都是一場災難
這片子從預告片出來我們就開始臍帶了,因為看起來是在太tm奇怪了。想著給真貓看看這片的預告,看真貓什么反應
真貓直接走掉.gif
我和四個朋友一起去看,大家都很好奇有多爛,結果大周二晚上影廳里幾乎坐滿了人,看樣子都是跟我們一樣來看笑話的
從電影第一首歌張嘴臺下就開始鼓掌尖叫,該笑的地方笑,不該笑的地方也笑,因為沒有一個地方是該笑的,而這片子的CGI實在是太搞笑了
我覺得這一場放映的觀眾reaction最好直接錄下來和DVD一起發售,比standup comedy的罐頭笑聲還牛逼
期待已久的豆瓣4.2/爛番茄18%的年度災難巨制,我看完覺得……還行啊只是一般爛?好像也沒有爛得驚世駭俗?
首先,確實有三個cgi場景讓我覺得明顯不適:人型貓活吃人頭小蟑螂、人型貓在垃圾堆里爬來爬去吃垃圾、還有p4這個狀似全裸的Idris Elba。
但忽略人型貓的恐怖谷效應的話……作為一個音樂劇黑,我覺得電影版的劇情薄弱和造型詭異只不過是和原劇一脈相承罷了。電影造型和音樂劇相比主要是缺了鬃毛和黑色小鼻頭,加上的話應該能好不少。
演員們的歌唱/舞美表現力確實遜于舞臺版
在這個大門不能出的假期,我期待已久的Cats終于出資源了。這個令人壓抑的鼠年春節,這部《貓》簡直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我覺得老鼠看了這部《貓》都能笑一整年,對貓的恐懼都要被治好了。
根據Box Offic Mojo的數據,這部電影拍攝成本九千五百萬美元,全球票房只有六千五百萬。迪士尼上一年賠了錢的《胡桃夾子》成本一億兩千萬美元,全球票房也有一億七千多萬。環球這次會血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以下影評涉及劇透——其實真的沒什么好透】
1.亂七八糟的敘事
韋伯的原版音樂劇本身情節就很簡單
貓咪生來就有一些過激行為,它們似乎與生俱來就有一些蓄意破壞的能力和瘋狂的時候——這些都是貓咪的樂趣所在。
最新地址:sihu.pw
在一只壓力過大、非常狂暴的貓咪面前,沒有什么東西能夠完好無損。跳躍、蹦起、攀爬和潛行的能力都已經嵌入到貓咪的基因之中。這些發瘋的行為對一只年輕、正在熟悉環境、檢驗自己能力的貓咪來說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正常?沒錯。不能改變?的確。但是,你可以學習一點點貓咪心理學,把瘋狂的貓咪變成良好行為先生(或者女士)。通過識別引發不正確行為的原因
#電影cats#看完了電影版的《貓》。
一句話,這是一部完全沒有必要拍出來的電影。當然也沒必要看。如圖的表情包演了倆小時。有這功夫不如在線隨便看一部音樂劇。對我而言沒有非常creepy,畢竟我也是喜歡看《殺殺草紙》的人。奔著獵奇而去,獵奇心理沒有得到任何滿足(人家是大眾電影啊)。
演員的妝真是太詭異了。好歹畫個黑鼻頭蓋一下人中呢?完全是人臉貓的表情包在唱歌跳舞。毛也不對,沒有貓毛的蓬松,全都貼身。搞得一會兒像無毛表情包,一會兒像斑點猩猩…貓的品種變少了,不是斑點貓就是黑白貓
作為一部經典音樂劇改編的電影,《貓》的評分真是慘不忍睹,首映當天IMBD評分不足3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臉CG技術的糟糕運用,合成的貓臉、不和比例的貓身實在令很多人難以接受。正常的批評說是“圣誕節的恐怖片”“千萬別帶你的孩子去看”,夸張的批評則說是“零星”,甚至“變態最喜歡的電影”([https://www.telegraph.co.uk/films/0/cats-could-purrfect-movie-pervert/])。當然,繼續批評這點沒有太大意義,只能增加評論界不帶臟字地損人詞典的厚度。《阿凡達》證明了CG技術能做到什么
“貓”無論什么時候看都是一場災難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