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10:24
首映:1963-05-01(中國大陸)
年代:1963
時長:109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4
觀看數:3001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紅日》影評
按照當年的標準,張靈甫的形象絕對是給美化了,但是作為參加過抗戰的將領,長期以來,張靈甫的名字卻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被人為丑化了,不得不說有些遺憾。所以紅日中的美化,現在看來,也就那么回事吧。
另外,片中描寫了解放軍在總攻前,咬牙切齒要消滅74師,活捉張靈甫,不知道當初解放軍部隊是怎么進行的戰前動員,官兵的狀態是不是真的這樣呢?
可能許多人印象里很多大陸老戰爭片都是以“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廠標和《解放軍進行曲》背景音樂做開頭的,但其實不止八一廠,大陸的幾大電影廠都拍攝過一批優秀的戰爭題材電影
張靈甫必敗:
第一,失人和。
74師孤軍冒進,蔣介石不了解孟良崮地理情況,以為整74師占據制高點,享有地利,戰斗力又強,附近又有國軍的10個整編師,于是下令整74師堅決固守孤山,圍點打援,吸引華東解放軍主力決戰,天真的以為可以來個中心開花!
問題是,首先,孟良崮之前,74師打漣水,雖然稍占上風,其實自身損失也很大,尤其基層官兵傷亡太多,導致戰斗力下降,自保尚可,其實無力實現“中心開花”。
其次,李天霞與張靈甫素有矛盾,他的整編83師弛援不力。
再次,黃百韜的整編25師倒是不遺余力地執行了蔣的命令,可惜黃崖山主峰被共軍先下手為強。黃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這道山巒成了整編25師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礙,地形上的劣勢使黃百韜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勞,始終無法突破天險。
第二,失地利。
魯南山區盡是崎嶇山路,74師的重型武器派不上用場,只能攜帶輕武器上山,導致74師失去了火力優勢。
孟良崮面積太小,74師多達兩萬多人,無法列兵布陣。
孟良崮是個石頭山,缺乏水源,士兵無水解渴,疲乏不堪。
更要命的是,水冷式機槍無水降溫
我是讀完鐘子麟寫的《蔣介石王牌悍將張靈甫》之后特意又看了一遍這部電影的,邊看邊對照書,印象更加深刻。其實《紅日》本來就是一部紀實性電影,小說作者吳強是參加過二打漣水、萊蕪、孟良崮等戰役的現場指揮員,時任華野六縱政治部宣傳部長,片中描寫的沈振新這個軍原型就是華野六縱,沈軍長就是六縱司令王必成,影片的故事情節也都是圍繞六縱經歷編寫的。
片中著重描寫了六縱參加的三次戰役。從二打漣水開篇,此戰我軍被74師打敗,漣水城丟失,王必成還受到陳毅嚴厲批評、差點被撤職。因此,六縱恨死了74師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used Mao Zedong military thought winned a lot of wars.
and in this movie,Menglianggu Campaign is one of examples.
one of Chinese Nationalist army's generals,Lingfu Zhang,did not have enough support to fight with us--that also showed KMT's army just like a state of disnuity,besides there is no truly noble ideal to support it.
先貼上我自制的詳解字幕版《紅日》的觀看地址:
字幕壓制的電影全片我已經投稿到B站,大家可以去B站看↓
網址: https://b23.tv/5WCEIC
BV號(復制后打開B站搜索即可): BV1Lr4y1N7Yj
?------------------------
進入正題。本文分享我配了詳解字幕的第八部電影——中國著名軍事電影導演湯曉丹執導的黑白故事片《紅日》(1960-1963年攝制)的電影完成臺本,由我拍攝書影并用手機軟件掃描為效果類似掃描儀的成圖。拍攝的是我自購的《紅日》電影完成臺本,共117頁。
?------------------------
《紅日》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