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1 08:54
首映:1991
年代:1991
時長:116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日語
評分:8.2
觀看數:78695
熱播指數:216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清涼寺鐘聲】巨匠之作!血緣與記憶 誰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
清涼寺鐘聲是李準20世紀70年代寫成的作品,原名《冤孽》,趙丹曾想把它搬到銀幕但未如愿。
謝晉看到劇本后對羊角大娘深刻印象,好幾年都忘不了這個本子。在1989年,謝晉才終于找到機會拍攝該片。謝晉被譽為當代中國電影導演第一人,從《紅色娘子軍》到《牧馬人》,再到《芙蓉鎮》,謝晉的電影總是在用寫實手法來表達他的浪漫主義情懷。在謝晉看來,真正的藝術家應該同時是個思想家,應該通過他的作品對一些社會問題發言,所以他的電影作品幾乎都充滿了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圖片1>
寺院的鐘聲讓人寧靜,而這部電影讓人倍感酸楚。
明鏡(狗娃)的經歷太曲折,他長大的過程中,失去了一個個至親之人。先是在他出生不久,與生母分離。之后由羊角大娘收養。羊角大娘和女兒秀兒表現出了女性最柔軟的心靈。在那個艱難的時代,女性更加堅強,而且懂得去扶持其他人。在洶涌的淚水下面是樂觀的態度,她們敢于接受生活的磨難。
羊角大娘的兒子是個聾啞人,他一開始并不歡喜狗娃的到來,但狗娃的懂事讓他產生了對孩子的愛。當狗娃叫出那一聲“爸爸”,他激動不已,卻不知道該怎么表示對孩子的喜歡。只可惜這一對父子的緣分太倉促,父親在外頭勞作時去世了。
以后的生活日漸艱難,疼愛她的姑姑迫于生活也嫁人了。那種自我犧牲的意愿是無法阻擋的。
羊角大娘年邁,便將狗娃送到寺廟中。狗娃出家后,法號“明鏡”。明鏡本無塵,但他的心上已有了太多傷痕,所以常低垂眉目面帶憂郁。羊角奶奶去世后,他痛哭流涕。師父對他說,修行佛法的人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仁人志士是應該承受更多,就像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清涼寺鐘聲》是上海電影制片廠出品 上海巨星影業公司攝制的一部劇情電影。由已故導演謝晉導演,由丁一、濮存昕、栗原小卷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抗戰勝利后,羊角大娘將被拋棄的日本孤兒扶養成人并送其出家為僧,法號“明鏡”,多年后明鏡赴日本交流時與親身母親相認,但他沒有留著日本,而是返回了他所深愛的中國。
通過影片 讓人又回味了那段痛苦的歷史,重新而知那段歷史給人們心靈和肉體上所帶來的災難,也許正如《清涼寺鐘聲》中明鏡法師的母親所言:“幾十年來,淚流不止。”這是中國人心中永遠遺傳的痛
電影給五星,這里我不想聊電影,只想聊個情結,羊角大娘把女兒嫁掉,真的會比留女兒在家好嗎?
嫁了女兒就有了彩禮,有了食物有了衣服,能撐上一段時間。
如果不嫁女兒,話說女性也是勞動力只是沒發揮,女兒作為家里唯一的勞動力可以照顧老的照顧小的,日子清貧,還是可以想辦法過,這個勞動力可以撐上好久。
所以,我覺得不嫁比嫁好吧。
不過話說來,我也知道,那個時候或者說現在大部分也是這樣:人類存在的主要意義之一就是繁衍后代。哎人真可憐,走那么遠,還走不出那個圈。
【清涼寺鐘聲】巨匠之作!血緣與記憶 誰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