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除掉偏愛的問題,客觀來看這季音綜,全篇寫滿了草臺班子,粗制濫造。
本來是港樂2。我做好了能聽到我喜歡的粵語歌的準備,我喜歡黃霑顧嘉輝所寫的歌,喜歡不可說寫的歌,喜歡beyond,喜歡Eason,喜歡哥哥,喜歡徐小鳳,喜歡梅艷芳,喜歡林欣彤,喜歡好多影視劇中的ost,我很期待能重溫經典或者收獲一些新的歌。然后就變成了中華季,又變成了家華季。fine。按照節目策劃的PPT,那么重溫中華歌曲的脈絡也不錯。我也想聽我們華語音樂是從哪里開始的,想聽紅歌,想聽民歌,想聽兒歌,想聽經典流行

先導片
這段內地流行樂的歷史介紹,拍的真好,有好幾個感動的瞬間,不容易。第一,黃霑說香港流行樂的發展其實吸收了不少當時上海的流行樂文化,長見識了。第二,外國友人說 21 世紀的世界音樂是中國的,看來我們是有未來的。第三,何炅說“時間不會永遠含情脈脈,挑戰很少在人們以為的地方開啟…”,好動聽的聲音,好暖的臺詞。
我想說,播這么多歌,版權費不少吧。
古巨基和陳楚生是有點尷尬,一個是因為語言不通,一個好像是上個世紀的人。
王心凌咋了,歌唱的怪怪的,好像修的有點嚴重。

陳楚生、譚維維合作的《胡廣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唱舞臺。不僅聽感悅耳,兩者的表演也震撼人心,如泣如訴,百轉千回。
正如有的網友說道,舞臺的成功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唱功強大,還有年齡相當,扮相到位,表演投入,燈光烘托等多重因素的共振。很多人說陳楚生就是代表了胡廣生的視角,而譚維維是馬嘉旗的視角。這樣就與任素汐的版本產生了區別,也避免落入原唱的陰影里。楚生加入的前奏和間奏——腳步聲和時鐘的聲音,非常有創意,使得原本低吟淺唱的小調具有了舞臺上的豐富的表現力。

【聲生不息·家年華】第三期女隊真的贏很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