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0 10:31
首映:2015-06-15(中國大陸)
年代:2015
時長:15分鐘
集數:142集
連載:更新至187集
評分:9.6
觀看數:18261
熱播指數:1724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一千零一夜 第一季:第95、96夜《想象的共同體》筆記
開場白: 整座城市隨著夜幕的降臨,變幻成了另一種色彩。道路兩旁的街燈、川流不息的車輛閃現著不同的色彩;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有的穿梭于下班路上、有的還在焦急地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公交。總是能看到一個穿梭于他們其間的男子手捧一本書,步履不驚的從人流中走過,沒有繁復冗長的鋪墊,只是用心在向你娓娓道來每一本他認真讀過的書。
《一千零一夜》不是一檔綜藝節目,是非常純粹的一檔讀書節目。我想道長做這檔節目不止是想向我們分享及推薦他讀過的好書,也想讓身邊讀書的人和他自己堅定自己讀書的信念
《源氏物語》物哀之美耐人尋味
———觀梁文道《一千零一夜》有感
今天點開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本來只是作為晚餐之余的消遣,淺嘗輒止罷了,頗為有趣的是,看了幾分鐘之后興趣大增,忍不住看了三集。
這三集講解的是日本文學,通過解析《源氏物語》(Tales of Genji)來介紹了日本的一些與中國文化的相似和不同之處。
而在一千零一夜的開端,梁文道又像以往那樣,坐在地鐵的座椅上抒發一些個人的小觀點,很純粹的個人之見。
梁文道對旅游和讀書的關系的看法挺有創意的,他認為旅游和讀書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在去到一個國家之前,就應當閱讀之前與之相關的書籍,然后再之后的游覽中將書中的地點和眼前的景象聯系在一起。這樣,既能讓眼前的景象賦予一層詩意,給了它新的生命,也能使原先自己對書的理解更加立體。將閱讀計劃納入旅游的一部分著實是個兼顧詩意的方法。
只可惜,去年暑假去日本旅游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去到日本尤其是奈良和京都看到如此之多的歷史建筑——清水寺,千本鳥居
今天我開始重新聽文道的節目,這兩年,我實在不知道自己到底都接觸了一些什么文化和知識,大多數時間,我都在麻木的學習。久而久之,腦子空空如也,在很多與人的對話上也只能靠陳年的積累來應答,于是愈發的遲鈍。
其實幾個月前我初次聽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是比較失望的,完全沒有開卷八分鐘一貫的酣暢淋漓的感覺,它緩慢,甚至開始充斥著信息——這會不會成為懶人新的樂園呢?我身邊會不會又多了一大堆自以為是的人呢?我的狹隘開始作祟,文人的窮酸氣又冒了三冒。加上日常生活的疲憊,腦殘的娛樂節目便很快把我拉攏過去。
然而,我當我累的不能再累,累到一片空白,累到寂寞,累到突然開始審視自己——你究竟還剩下什么的時候。。。我開始懷念,便又開始聽了這深夜讀書節目。。聽到那和緩的音樂以及文道式語調時,我覺得總算是松了一口氣。于是,我開始放心的聽這個節目,因為它的節奏,還是我所熟悉的那個。而這種對語言節奏老道的掌控,是目前別人還沒有做上來的,我確信,我選了一個對我最合適的節目。
至此,我對這個節目是滿意的。
怎么說這群人呢,自詡為文人,只要是說中國不好的,他們很快就舉起雙手贊成。中國不是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承認。最煩的就是那個陳畫家,一輩子看不起中國,我們中國在慢慢發展入不了您的法眼。明知道中國在國際地位上西方國家一個個虎視眈眈找我們的麻煩,挑我的刺,你們真是會給我們找麻煩啊一群民主婊。
第二十三夜 生活與命運
一個不遑多讓《戰爭與和平》的巨著,居然因為官僚主義的兩面性而不為人所知。俄羅斯有格羅斯曼寫出《生活與命運》,英國有勒卡雷寫出《柏林諜影》,到了二十一世紀,德國人自己拍出了《我們的父輩》,默克爾可以公開去諾曼底德國公墓致哀,戰后出現了許多可以稱作璀璨的文學藝術瑰寶的記錄與反思錄,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少一些偉大的人民領袖帶領無產階級走向革命勝利。
第二十九夜 傾城之戀
看道長在車水馬龍的夜里做讀書節目:“它就像一個鬼魂一樣,把你看的一清二楚
一千零一夜 第一季:第95、96夜《想象的共同體》筆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