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01:24
首映:2010-05-02(中國大陸)
年代:2010
時長:46分鐘
集數:95集
連載:更新至50集
評分:7.9
觀看數:17875
來源網:三年網
整篇三國三個讓我動容之點
電視劇是什么?
一種以電視和網絡為傳播平臺的演劇藝術,本身融合了戲、文、說、光、舞、樂等元素的藝術創作形式。它的目的本就是娛樂大眾的,不是考究歷史的,可源自事實,可源自小說,但無論怎么改,只要表達出自己想塑造的人物、想訴說的故事、想表達的思想等等,便是合格了。
在這部戲里,我看到了各種鮮活的人性演繹,曹操多了些灑脫,劉備藏了些陰鷙,關羽突出了傲慢,諸葛還原了人性。戰斗場面宏大,雖特效略顯摳腳,但戰斗細節刻畫的很精彩,戰甲坐騎鐵戟戰車實打實的碰撞看的過癮,估計光群演的盒飯每天都是不小的開支。無論從選角還是道具,看得出整個劇組著實用了心思,演員無一是當紅鮮肉,多是中生代的戲骨,每個角色也都很是自然,看不出刻意做作的演狀。
略具兩個印象深刻的片段:
1.官渡袁紹潰敗,曹操匆忙以人為階爬上皇輦,執劍喊斬殺袁紹時的癲狂之狀。是對擊敗最強大敵人的狂喜,是對功名大業更進一步的切盼。
2.劉協被曹丕篡奪帝位念禪讓詔書時那小學生讀課文般的語調著實表達了內心的無奈與憤怒
給五星和給一星都太沖動了,作為一個雖然滿腹牢騷但是仍舊按捺不住堅持看完了的觀眾,我建議不規不矩地給兩點五顆星,四舍五入是豆瓣系統所為。
作為最讓男人熱血沸騰的一段歷史,三國到底該怎么編,恐怕眾口難調。完全按照《三國志》來恐怕太無趣,畢竟七分史三分虛的三國故事已然深得人心;完全按照《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價值體系來,又實在對不起我大魏國的擁躉;那按照民間傳說來吧,也不行,現在剃頭匠都奉關羽為祖師爺,這一來肯定各種亂套,指不定關銀屏真的就報了關羽的仇了。
在新《三國》里,確有大段顛覆的情節,譬如將曹操刺殺董卓作為開篇而不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如此新《三國》的立意,既不完全尊奉演義,又保留有過關斬將、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上方谷此類喜聞樂見的羅貫中浪漫主義,同時全劇把重心由寫史轉為寫人,這絕對是一個令人感到欣慰的開端。但如此大刀闊斧一改,也同時省略了遺計定遼東、威震逍遙津、七擒六縱等精彩片段,感覺詳略失當,實在可惜。比較不尊重史實的一點是,本劇不吝張冠李戴,馬謖演鄧芝,程普演甘寧,許攸演田豐
剛剛看完95集新三國,竊以為不細致追究地名、稱謂等,此劇在近幾年的歷史劇中算非常上乘的作品,且總體劇情走向貼合歷史發展,但也有許多個人非常不喜歡的點,在這里一一列舉。
優:1.許多劇情能夠在雜糅三國演義與歷史的情況下,通過編劇改編令一件事情的緣由更加明朗,例如我們都知道孫權派呂蒙在關羽北伐時襲了荊州,但當時對關羽為何一定要擊殺而不是放了或質押?對此哪本作品中均無解釋。在已經按三國演義設定“桃園三結義”的前提下,新三國改編為“呂蒙與關羽生隙,不奉孫權之令也要擊殺”
三星吧,個人感覺前70集還算精彩,至于后面,狗尾續貂吧。很多精彩的情節都沒有交待。這部劇的感情戲做的挺好。演員方面,喜歡劉備,曹操,司馬懿,趙云,漢獻帝,黃忠,魏延等等,演出很到位。最無法忍受的是張飛,像個潑婦,馬超,像西涼悍匪。總的來說,還算滿意。但不會是經典。新水滸怎么還不知道,但至少已經遠遠超越了新紅樓和新西游
之一 三劍客
身后追兵將至,他絕望地閉上自己裝滿驚懼的眼睛,雙手死抱住馬脖子任憑它以間歇性左搖右擺的倫巴舞步撒蹄狂奔。
在漫山遍野頭裹黃巾的敵軍眼看就要圍住這逃得狂野奔放的一人一馬時,前方山頭突然殺出一支奇兵,順著坡度勢如破竹沖散黃巾軍,救下了他。
董卓驚魂甫定,環視救兵,為首乃三人,居右長髯者使一長刀,居左者使蛇矛,而中間耳大如扇者使的是達斯·摩爾赤色雙股激光劍。
卓忙驅馬上前,拱手道:“吾乃東中郎將董卓,敢問恩公等大名?”
“哦,”居中者忙停止摳鼻,按住馬頭想了想,正色道:“我的名是馬爾克·奧列里烏斯·安東尼·奧古斯都。你可叫我‘沉思者’。”
董卓表情僵硬,心中罵道丫這明顯是剛想出來的吧。
“不信?”馬爾克·奧列里烏斯·安東尼·奧古斯都把兩手搭到左右二人肩上,揚起下巴:“不信你問他們。”
關羽和張飛面有愧色顧左右而不語。
“好吧,”馬爾克·奧列里烏斯·安東尼·奧古斯都像是被識破般略帶羞澀地撓了撓脖頸說:“其實我叫約瑟,乃雅各之子。”
第一次看三國,是5.20號,一個普天同慶日子。跑到朋友家去過節,第一個鏡頭看到的是曹操,一下子就顛覆了我頭腦中那個奸雄的形象。當時我心想,這個曹操太不正經了,怎么流里流氣的?看到曹操對著在陣中拼殺的趙云說“我真是愛死他了”“又忘情了”,我笑了,像劇中曹操的笑一樣淫蕩。原來曹操也過5.20啊。看了三集之后,總覺得臺詞設計很怪,特別是曹操的臺詞。感覺這個編劇太不入流,文字功底差。
隔了幾天后,再去朋友家,問起《三國》看到哪里了?他們說不知道,原來他們已經不再看了,改看《手機》了。按朋友的話說,新《三國》就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也同意,但此雞肋棄之不可惜,留著它,只是因為沒有別的代替。既然我們有更好的選擇,為什么還要留著它?。
整篇三國三個讓我動容之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