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8 01:18
首映:1980-09-23
年代:1980
時長:90分鐘
語言:粵語
評分:6.5
觀看數:86011
熱播指數:1622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連城訣》情節減半,情感也減半
小時候看過半部武俠小說,東方魂著,《拼命小子》,主人公叫楊相,在師兄弟三人中資質最平庸,相貌最普通,不受師傅待見,后來被某高手百般禍害,最慘的是因此被龜咬到命根子,失去了男性功能,卻因禍得福練成絕世內功。他心地善良,武功絕卓,行俠仗義,自然得到眾多女子垂青,但他因為自身缺陷,只有刻意回避他人的好意。和他相反,兩位英俊瀟灑的師兄,雖各有佳人陪伴,卻一步步走向墮落;師傅也是人前君子,背后小人。小說后半部似乎楊相又練了什么武功,男性功能有所好轉,還有一段愛戀和一場武林陰謀,怎奈這部書那時只有半本,現在想想對它仍戀戀不忘,網上找過也沒有這部書的資源。
《連城訣》和《拼命小子》很像,主人公都是很平煩而悲劇的,雖都練成了神功,但過程中經歷了常人不曾經歷的肉體上的苦難,尤其見證了曾經最敬愛的人貪婪欲望后面來加害自己的丑陋面目,這種精神折磨才是最傷的。
金庸的原著之中個人比較偏愛《連城訣》、《倚天》,《射雕》和《神雕》最有名,但最不想去閱讀,吳越主演的大陸版本金庸劇《連城訣》有一段時間追著看
最近金老先生仙逝,引起了大家對其名著的又一波熱議。其實很多年輕人根本沒看過老先生的書,全靠著接二連三、沒完沒了翻拍的影視作品去了解金庸,當然是一知半解、拾人牙慧。我覺得,金庸小說的文字魅力要大于任何一部影視劇。
當然,更多的人熱衷于視聽享受、感官刺激,也是無可厚非。在金庸的小說中,最具cult元素的就是《連城訣》,這部黑暗的小說情節非常殘忍,有黑獄酷刑,有活埋親女,有食尸充饑,有欺師滅祖,書中除了幾個主人公之外全是魔鬼,最后隨著一場同歸于盡的狂歡結束。
又是一部“金庸電影”。
該片主演之一吳元俊是鼎鼎大名的“七小福”之一。所謂“七小福”,是指京劇大師于占元的七名得意弟子,分別為元樓(即成龍)、元龍(即洪金寶)、元奎、元華、元德、元彪、元俊。他們七人于荔園游樂場表演平劇時,大獲好評,從此獲得“七小福”之稱號。后來,七人均從影,“七小福”于是又成了電影界的一個招牌。“七小福”中,成就最大的當然是成龍。洪金寶無論是表演還是當武指,也都成績斐然。元彪的成績主要在表演上,偶爾也當當武術指導。元奎、元華均是非常出色的武術指導。元華出道以來,一直都演一些小配角,至《功夫》終修成正果,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七人中,最寂寂無名的要算元德和元俊了。元德何許人也,我沒有什么印象。從該片看來,元俊應該是除元德以外的“六小福”中長相最為俊朗的一個。但元俊的演藝事業如此不濟,讓人感慨不已。洪金寶曾經主演過一部《七小福》,即以自己七個師兄弟在于占元開辦的中國戲劇學校的學藝經歷為背景的。
牟敦芾導演的片子我只看過此一部。聞此人以大膽著稱
4星,短小精悍的影片,故事情節雖比原著大幅度削減,但保留了其精華部分,主要演繹的是小說的前半部分,白彪扮演的丁典是這部劇的亮點。為這個武俠電影,增添了很多悲涼的人文戲份。所謂江湖無非就是一個爭錢逐利的黑道社會,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各路大豪俠為一個錢字,丑態百出,道不盡的可悲可嘆。
《連城訣》情節減半,情感也減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