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15:26
首映:2014-07-03(日本)
年代:2014
時長:24分鐘
集數:13集
連載:13全集大結局
評分:6.0
觀看數:90942
熱播指數:157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逢坂良太主演,《玻璃之唇》劇情細節整理
此劇的中心元素為“玻璃”,足夠激起人們豐富的遐想。玻璃雖然是易碎物品,但是能夠閃閃發光。某種程度來說,夢想如同玻璃,一方面光芒奪目,另方面脆弱無比。因為美好的愿景,人們會樹立夢想;由于殘酷的現實,人們也能遺棄夢想。夢想美麗而脆弱,耀眼而短暫。夢想高出現實,指引未來。如果心中懷有夢想,未來可能也會充滿希望。夢想雖然在遠方彼處夢想,但是道路卻在腳底。當下的堅持不懈,未來的夢想成真。
看完了就說下感想吧,從簡單理解也簡單,從復雜理解也行。那就說說過程吧,男主機緣巧合之下(或者說必然?),來到了有女主的小鎮。從正片開始,男主就知道女主或許能夠為自己帶來些什么,于是就開始接近女主。雞,我感覺就是個過渡產物,你說另有含義也對。你說,他僅僅引導了男女主之間的關系也行。(我認為就算沒有雞這層關系也能夠得到發展,畢竟男女主能引起共鳴的是所謂的碎片)主要還是由于這個12話太過于倉促,所以這個對話是跳躍的,難以理解。如果能夠吧,其中的其他片段更加的詳細描寫(比如男主小時候),那么肯定也使得更容易理解。不管如何,驅來這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這個所謂的碎片,認為女主能夠幫助自己。而透子,因為男主的介入也因為幾位朋友的交錯情感而心中充滿了迷茫與不安。當然了,透子通過對男主抱有好感并進一步升華,但卻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是否為戀愛而感到困惑,而去逃避不愿意見驅。之后透子通過驅的家人對男主小時候的理解,也因男主之前的話語鼓勵(自己的城市。。。),已經不再去逃避,想要了解。通過與在美術室與男主的相遇
描寫的是青春期男女卻不太適合同齡人觀看。
我只能說這番看得是一種情懷,主角們一直堅持的爬山閱讀慢跑,屢屢出現的文學,古典樂,玻璃工藝制作等等完全不符合當下浮躁看客的口味,不能很好的迎合市場,即使人設和作畫很贊,靜止背景也是很贊(略有省錢的嫌疑。
劇情各種瑣碎,對話往往不知所云,大概都是記憶的碎片作梗,作者始終沒有交待它到底是什么。這么賣弄意識流真的很不好啊。
從PA的角度來說,堅持散漫的劇情,堅持使用了多角戀,堅持用實地背景,堅持優良的制作,但是也是有進步的,棄用了岡田瑪麗蘇,加入了逼格元素 如古典背景樂什么的,結局也是讓人眼前一亮。事后雖然銷量不佳,但是看出PA在嘗試改變,之后就制作出了白箱這種口碑銷量俱佳的作品。
總之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戀愛動漫,略悶壓抑甚至吊詭,一度讓我覺得里面有超現實的元素。給我帶來類似感覺的 還有 《戀愛隨意鏈接》。
似乎有點明白劇情的走向,女主能看到未來的碎片實則只有在男主出現的時候,而男主只能聽見,在第二話就已經表明男主在和女主說明只有當你和我在一起時,就能知道我們的未來。
而女主總是猶豫不定男主和男二之間的選擇,直到她們一家去到男主家里聽媽媽彈琴,身入其境體會到了男主那【突如其來理所當然的孤獨感】,才知道男主所承受的那一種孤獨。
但是在最后一話,女主媽媽說我曾經也能看得見那些未來,其實那些并不是未來的碎片,媽媽也說不清那名為【未來的碎片】到底是什么,而這些需要女主自己去決定。
女二其實更容易理解,和男二是重組家庭,一開始男二并不喜歡她,但是在集訓時,互相的關心給了男二莫大的感動,女二代替男二去跑步,并且記錄下了每段路所經過的事物,于是男二從一開始喜歡女主到喜歡了女二,知道她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女三 體弱,喜歡和女主在一起,但是不喜歡女主和男主驅在一起,極力拆散,但是利用男三傷害了他,所以對男三愧疚不已,男三也無微不至地照顧她,所以漸漸的自己就變得接受了他。
個人認為整部作品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各自在改變和成長之前,青春時期的迷茫和猶豫,后半部則展現了各自認真思考之后,為了踏上明天,而選擇的改變。
、
作品的理解和解讀
柳和雪哉
最初的改變我想是柳,她先是直面自己的內心和迷茫,向傾慕已久的人訴說自己的心意,然后宣言“做一個全新的自己”。為了更好地了解對方,她踏出了第一步,在同樣的時間里,一樣的風景下,去感受雪哉每天跑步所感受到的一切,去理解對方的內心。以不一樣的方式(每天的短信),向雪哉傳達自己每日的所聞所見,給對方一個了解自己的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直面自己的內心,并用自己的行動去努力創造通向未來的道路。
雪哉也在與驅操場上的一“戰”后,在柳的努力之下,開始想向過去做個了斷(想與透子好好聊一次),邁向明天。他開始去仔細思考和感受,柳每日短信的意義,愿意開始去了解柳(參觀舞蹈課程),并直率地說出柳的舞姿很美,是其中跳得最好的一位,也認真開始想未來的事(詢問柳畢業后是否會離開小鎮)。
幸和祐
接著開始改變的是幸和祐
逢坂良太主演,《玻璃之唇》劇情細節整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3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