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6 16:25
首映:2010-12-15(中國大陸)
年代:2010
時長:45分鐘
集數:36集
連載:36全集大結局
評分:6.4
觀看數:5661
來源網:三年網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這電視劇純是導演吃飽了飯吐出來再吃進去的類型
就TMD幾個人在里面沒事瞎折騰, 我寫著代碼光聽臺詞就覺得他娘的不爽了, 摻殘飯摻的真無聊, 純粹是吐了再吃進去再吐再吃反反復復無窮盡也,有他娘的折騰的時間, 你們還是早點TMD造個寶寶出來換個調吧. 小三不像小三, 老婆不像老婆, 結了婚的思維像小孩, 干緊都洗了睡吧.
配角很出彩,特別是苗子和穎子以及苗子爸媽。
如果少了這幾個人物,光靠鄧家齊的毫無責任心反反復復的情節,整個劇本就很狗血和糾結。
在主線的把握上,有幾處硬傷讓觀眾不明所以。
首先是飛兒愛上鄧家齊的鋪墊不夠,光靠一個憂郁的眼神和自己媽媽的期望就可以讓賀飛兒死心塌地甘愿遭受鄧家齊的虐待。
其次是鄧家齊愛上賀飛兒更是突然冒進又反復無常,剛開始還覺得跟白曉鷗是轟轟烈烈的愛情,一看人家有男友就立馬喜歡賀飛兒,這不是狗血嗎。后來又一會兒要跟白曉鷗私奔,一會兒發現真愛是賀飛兒,主要是他們相處的情節太少又不夠深刻,導致旁觀者沒辦法理解他們相互間的愛情有多堅貞。
然后是家齊爸媽對兒子幸福的干預,就因為兒子要跟女友去上海就要拆散嗎,最后當白曉鷗愿意留在北京時,狗血的劇情演變成鄧家齊已經愛上了另一個女人,原因是飛兒會做家務會照顧人等等賢惠的特質。這樣的安排暗示著父母給孩子的選擇是對的,結婚就要找一個會做飯會照顧乖巧的人,有很強烈的個人主觀意識。
牛邵蕊和白曉鷗沒有傳統意義上第三者令人討厭的特質
就是閑來無事的時候可以消遣時間。
80后的人是在父母手心里捧著長大的,可是應該都是有責任感到吧。劇中的男人們那么的幼稚,尤其是所謂的蔣公子,演的太做作了,太矯情了。
再說說那個苗知遇,苗知遇在他家比他爹還牛,在他家的地位高于他爹,就連他爺爺都不看好他爹,死的時候叫他到床前吩咐他家以后靠他了,太夸張了吧!
還有就是苗知遇他媽,簡直就是一瘋婆子了在里邊演的,更年期的人不至于那個樣子吧很是夸張啊~
再有那個鄧家齊,真是幼稚,說什么從小學的時候就裝兩面派,那時候就知道兩面派?既然那時候就那么的對父母有責任感,長大了倒是不行了哈~ 倒是沒有責任感了哈!想不到那個白曉鷗為什么會喜歡他?跟他是兩個世界的人,倒是賀飛兒跟他很般配。到最后真的喜歡上了人家,還不能直接跟人家說,太矛盾了。為了你自己的幸福,你低一下你那高貴的頭顱怎么了,對人家飛兒呼來喝去,尤其是在別墅的時候更是把飛兒當丫鬟使喚。
不管怎么說,這部電視劇沒錯只是編劇錯了,寫得太爛了~~
唯一喜歡的就是喜歡看馬伊琍,還有就是鄧家齊那一臉無辜的表情~~~
這篇劇評的標題實在令我頭疼,因為這部片子看完后我就難以理出頭緒來,劇情并不復雜但雜線過多,類型也有些不倫不類,至于人物,有喜有厭吧。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賣點其實不是“青春期”,而是“更年期”,這是我看過后最大的認知。無論家齊父母、飛兒媽還是苗子父母,甚至蔣公子爸、心穎媽,都很有戲,他們也代表了不同類型的父母。
家齊爸,強勢、固執、自以為是,但其實是外強中干的;家齊媽,護犢子、小心眼,為了兒子什么都做,但其實并不了解兒子。他們倆都是知識分子,有著知識分子特有的好面子和傳統,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型。飛兒媽,毫無疑問的小市民形象,尖酸刻薄、貪小便宜、得理不饒人,但卻非常愛女兒的,其實看她斗法白曉鷗,還是很過癮的。話說這樣的媽能養育出飛兒那樣的女兒,需要怎樣的基因變異啊……苗子父母是很歡樂的一對,一個愛嘮叨一個愛饅頭,是大女人與小男人的配對,杯具的是小男人還是偷偷反抗了,險些引起一場家庭變故。蔣公子爸是絕大部分富一代的代表,錢多卻不知怎么愛孩子,對孩子的叛逆無能為力,只能無奈地給予經濟補償
婚姻不是一件小事。我始終堅信愛情。但是我反復問自己找到我要的愛情沒有。說真的,我挺喜歡小鷗的。有品位,有主見,典型的智慧型美女。在她總能堅守她的愛情,不管天塌了沒有。這就是大部分普通中國老百所不能的。我很希望,我有能力去堅持我的愛情,但,身邊的都覺得我瘋了。哎。兩個人在一起,到底為了什么?真的,面對這個問題,坦誠的說說吧。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這電視劇純是導演吃飽了飯吐出來再吃進去的類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