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00:17
首映:2017-08-23(中國大陸)
年代:2017
時長:50分鐘
集數:13集
連載:13全集大結局
評分:8.3
觀看數:33550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十三邀 第二季】殿堂級!《十三邀》第二季中許知遠跟哪位嘉賓的對談令你收獲最大?
昨天看了十三邀.李誕篇,感受頗深.
李誕說自己是藝人,但他的身上有著文學底蘊,這從他可以輕松詼諧的訴說段子,在歷史的文學架構中摘到支撐,可以看出來。他也很敏感,會詩情畫意,所以當有人問他問什么要寫詩,對于這樣的問題,他會出乎意料,他認為,年輕時,怎么不寫詩呢?
整個訪談,都在現今流行的時代背景下,探討心靈狀態和與之對應的選擇。李誕強調了自己的虛無感,感受到生活的無意義感,心中沒有令人波瀾起伏的點,逼近佛系的心態,所以心屬佛主。他表達,自己快樂的動力與觀眾的互動,來源于觀眾的樂
一
我很喜歡《十三邀》這個欄目。
相比《圓桌》、《曉說》、《吳曉波頻道》等個人號召力比較強的欄目,大眾對許知遠的身份認同感并不是很強,欄目主咖缺乏了些說服力。
更心機的是,成片紀錄式的風格,鏡頭每每推給許知遠大寫的沉默時,隔著屏幕都想替他說上兩句。
在沒有了《鏘鏘三人行》的日子里,《十三邀》尚可慰藉。
13,多裝逼的數字啊。
二
《十三邀》在本質上和《鏘鏘三人行》很像。
竇文濤和許知遠都會對嘉賓表現出自己的困惑,但相較于竇,許卻顯得不太會和嘉賓聊天。
竇文濤那真是太聰明了,他經常把問題裹挾在自身的困惑與不堪中,尋求嘉賓的“幫助”。引用梁實秋《罵人的藝術》來形容竇文濤的主持風格,就是:“把自己的位置降到一個不可再降的位置,然后罵起人來,自有一種公正光明的態度”。
在歷史上,一個會耍流氓的公知,往往都有著超凡的戰斗生命力。
聊天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對方舒服地把想表達的東西不加修飾地表述出來。如此,就算在緋聞女友俞飛鴻面前,竇文濤依舊可以談笑風生
與其說是對時代的命題,個人更多是看到了許知遠對佛系主流的一針見血,而很多人一下就跳起來的反擊,正說明佛系的貶義之處就在于此。對于許知遠的這種文知精英,常人對接不上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畢竟許知遠是學者精神,其對哲學永恒的追問以及對社會間真誠觀察間產生的大量思想營養,就像是純度極高的白酒,讓喝慣假酒的人反以為遇到了贗品,所以這個膚淺的時代才一定是和他格格不入。
今天佛系病因在于對高位者無感,對高尚者無情,對高追求者愛誰誰,將一個虛無又膨脹的自我掩飾在所謂的“與世無爭”中
1, 我聽羅大佑講這個世界怎樣怎樣,找不到一種敘事方式去表達這個世界,感覺這種口氣就挺讓我虛的,這個世界在我面前才剛剛展開呢,咋就沒有敘事方式去表達了。 老說過去怎么怎么好,黃金年代什么的,好無聊。 而且講現在的年輕人怎么怎么的(不管是說好話還是批評的)。。我就想,這種統而化之的談論方式,好空虛。 他們談論的時候也會談一些玄乎的詞,什么“場域”(也是我從書里看來的,一個社會學家的理論里翻譯過來的詞);什么“張力”,之前準備考研那會我一直不明白啥叫張力,后來聽人家說
【十三邀 第二季】殿堂級!《十三邀》第二季中許知遠跟哪位嘉賓的對談令你收獲最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