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0 15:56
首映:2015-10-30(中國大陸)
年代:2015
時長:114分鐘
集數:12集
連載:12全集大結局
評分:6.3
觀看數:39535
熱播指數:1156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奔跑吧兄弟 第三季:來自一位觀眾的真實感受
奔跑吧兄弟演到第三季真的沒以前有意思了,以前看奔兄能樂一個晚上,現在看了一個小時都沒有一個笑點。不得不說,奔兄的人設越來越混亂,因為最初的人設不是按照七個人的個性設定的,只是習慣性的學習韓國的人設硬安在七個人身上,現在,環境變了,每個人都想突破自己的設定。比如陳赫變強了,baby和黃曉明秀恩愛后就不可能再跟鄭凱秀恩愛了,還有現在的人設,鄧超,學習不好就去多讀書,不要等觀眾看膩了再改自己的人設。還有還有,奔兄七個人的智商呢,不要跟我說當局者迷這種話,我也在看極限挑戰,雖然明顯兩個節目的智商不是一個檔次,但是黃渤一來才知道兩個節目的智商差了好幾個檔次,看看黃渤最后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誒。一個綜藝節目,沒有了笑料,從來跟智商不沾邊,兄弟情也沒了,人設也沒了,還有什么?看奔兄最期待的就是推理性設定,燒腦的,但是啊,奔兄的推理從來都是兩期播完,節奏太慢,燒腦不就講究一個速度和嘆為觀止的邏輯么,可七個人真的智商加起來還不夠一個黃磊。怎么看?
看了第三季第一集,說說我個人的一點淺見
先來談談奔兄原型,一開播便橫掃亞洲,為SBS公司償還近2億(人民幣)債務的綜藝奇跡《running man 》其背后的最大助力者----韓流綜藝文化。
韓流綜藝的特點不外乎高質量的創意輸出和高粘度和品牌效應,從情書、Xman到無限挑戰RM、爸爸我們去哪兒等無數成功的例子里看都是這樣,這里凝聚的不單是某個粉絲群體,或是熱點時間,某個節目的熱度判斷也不單局限于收視率,三大電視臺每年都會頒布以“創意”和“態度”為衡量標準的各種獎項,以鼓勵在制作和參與演出表現優異的人們,就是在高度成熟的產業化中,新老迭代所涌入中國的最大一波紅利,便是2010年開播的running man,奔兄(沒有貶義,僅作為個人對國版跑男的習慣簡稱)的出現真是韓流綜藝沖擊下所作出最好的市場反應。
抄襲也好模仿也罷,奔兄節目組大規格重投資走舊路這點我想并無爭議。買版權再登堂入室的手段算不算高級姑且不論。光就何為“做節目的態度”和大家說說我的見解
中國真人秀節目發展至今,大致是從2013年的爸爸去哪兒到如今的奔兄3
我個人覺得 第一季四星;第二季二星;第三季一星。
真的一季不如一季,每季換人還伐木累,這季靠鹿晗撐收視率,我當初還猶豫不決要不要取關鹿晗,因為他參加了奔兄。
第三季至少被祖藍圈粉了,只有他對韓國跑男真心,其他都是演的。
恐怖箱中道具這么相似,導演居然說是他自己的創意,我就笑笑。
無聊的垠他們自己玩得這么嗨,我就尷尬了。看了其中一期,前面我尊重他們,沒跳著看,但我當時應該是個面癱臉,后來跳著看,直到嘉賓出來我才開始笑。這是事實。
至少他們演技提高了,不錯。
AB第二季結局奪冠,這水放的。不是說她不可能奪冠,只是水份真的超嚴重。
奔兄,醒醒吧,別讓愛你的粉絲也拋棄你了。
最后,原諒我評論中下句不接上句的順序,畢竟我是想起什么就寫什么的。
奔跑吧兄弟 第三季:來自一位觀眾的真實感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