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11:50
首映:2005-06-03(中國大陸) / 2005-05-17(法國)
年代:2005
時長:116分鐘(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上海話
評分:7.1
觀看數:35555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青紅:歷史的淺吟低唱
該怎樣說呢
是歷史的錯誤嗎
一直看下來,一直都是沉悶的感傷
壓得人心口有些悶悶的
當一滴一滴的血跡,順著青紅的手指流淌滴落的時候
心里一陣生疼
是我們的殘忍嗎
還是那段沉重的歷史,要在一個女孩子的悲傷遭遇中顯現出來
為什么要讓一朵本該燦爛展顏的花朵
在歷史的變更面前
過早的凋零,以一種悲壯的方式
是成全那段上山下鄉支援邊區的光榮歷史嗎
還是成就一個導演的成功
又或是滿足一些茫茫然、近似麻木的看客
或許只有云貴高原上的那片灰蒙蒙能夠解釋吧
有人說青紅和小根的愛情是純潔的,本人很不以為然,我認為他們之前只能說是懵懂的,都沒有深入去了解對方的為人就在心里開始一段自以為是的感情讓我感到很悲哀,當然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也不會有太多的接觸機會,一見鐘情的可能性更大些吧,如果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也會相信一見鐘情,因為那時的人不會壞到哪里去的,呵呵,但,很不幸,我們的青紅就碰到了一個不值得她托付終身的男人,別和我說什么小根只是頭腦發熱什么的,其實從見他第一眼就開始討厭他,(也可以說是李斌這個優秀的演員成功的表現了一個我討厭的人物)當時就想,這不會就是男主人公吧???結果一路上順著我的猜想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拆散,道別,強奸,以及青紅老爸的報復,直至死刑,其實我只是氣憤小根的行為而盼望他被盼死刑,沒想到那個年頭的量刑真他嗎狠,哈哈,出了一口惡氣但心里還隱隱有些悲哀,好了,談談我比較喜歡的人物吧,可能我喜歡的另類了一點,感覺青紅老爸挺有性格,我喜歡,嘎嘎,如果我有這樣個老丈人我能和他處的不錯,青紅和小珍之間我喜歡哪個多一些還真有點說不好
錯誤的時代加上錯誤的政策,人亦是悲劇的。整部片子略感覺有點悶,和《我11》一樣,兩部片子的冷色調風格還是蠻喜歡的,在影片里日常交流中上海話的引入,在表明移民身份的同時還強化了自身作為他者存在的認知,也是很有味道。《青紅》的翻譯名是《shanghai dream》,導演開篇明義點出了故事的主題,“回到故鄉”“回到上海”,上海在影片中是夢,是希望,是未來,可對于童年生活在三線工廠的“二代們”來說,可能內心的執念并不像“一代們”般純粹,這種矛盾也很有意思。
三線的國營工廠WG時代的一種縮影
童年耳畔時常聽見上海口音,覺得還是稀奇之事。也不知為何要來這么多上海人。幾年過去了,他們又不知所蹤。他們何嘗不是如《青紅》般,如《三里洞》般,這是那個時代的人特殊的經歷。即使在我們這一代,也不難理解他們的心境。在青紅身上發生的事,無疑增添了對那個時代不愿再提又不得不提的感情色彩。
全片的敘事線索是清晰的,用了大量的省略,鏡頭語言亦含有很多的沉默。青紅的生命力在父親的額嚴厲管教中微弱渺茫,父親內心全心全意愛著自己的孩子們,倔強、執著甚至粗暴,為過去二十年政治許下諾言里荒蕪了青春歲月而懊惱,甚至偏激地責備了自己其實當初應是深深愛著的妻子,影片的后來夫妻二人要離婚,妻子賢惠只在在大時代里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于是,父親固執地認為“回上海”便可以解決眼前的所有問題,特別是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孰不知教育,成長的字眼與地點其實無關,每個日子都是孩子的成長、如同過去已經荒蕪了的青春歲月般。不顧女兒最真切的感受,為女兒畫藍圖“回上海”于她而言怎么說都只不過是一個機械的動賓短語,女兒自己的內心并沒有萌發任何有關上海的想象。在女兒的成長歲月里,有的是每天要完成的作業、是同齡人時髦的新玩意兒、還是懵懵懂懂的愛情萌芽初初生長。只是這一切都被父親自己的理想粗暴地偏離了原本的軌跡,女兒沉默,壓抑太久。窮人家庭出生的小根也是一個沉默、隱忍的角色。從某種程度上
青紅:歷史的淺吟低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