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1 05:27
首映:1993-10-13(中國臺灣)
年代:1993
時長:44分鐘
集數:21集
連載:21全集大結局
評分:7.0
觀看數:34289
熱播指數:169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梅花三弄之梅花烙:其實總有一個人是倒霉的那個,只不過這里多些而已
少年時喜歡這部片子,畫面著實美。白衣吟霜,相伴戀人,蕩舟湖上。
美色在前,盡管公主亦貌美,可先入為主,顏值即正義,雖然公主更無辜,可覺得她可惡,拆散了一對相愛的男女。
于是,正妻與戀人的概念被混淆,有了愛,一切要為愛讓路。
以致多少年都無法理解那些為了家人與事業放棄愛情的人,認為他們冷酷自私。
年紀漸長,方才省悟,放棄愛情的人可能更懂愛,因為他們心中裝了更多的人。
看似冷酷,實則更懂愛。
一部戲讓我對愛誤會多年。
就因為這個劇 陳德容是我從小一見到就會起一身雞皮疙瘩的女的,天天哭天天戴孝天天尋死覓活。剛認識就跟人家上床,到男的家里找虐演苦情戲,弄的人家夫妻反目。沒名沒份就懷孕,然后又流產,再之后又哭著喊著要上吊...一哭二鬧三上吊都不夠形容她的,在加上“白吟霜”這個刁鉆的名字還有她那一臉苦相....這個角色真是絕了。這些情節在這一部戲里全都放在她一個人身上太過了,這個角色讓人太不舒服太隔應了
梅花烙
開篇插敘男主上斷頭臺,這是瓊瑤劇的一貫手法,以瘋狂而激烈的場面強強將觀眾代入劇中之后再轉眼26年前,慢慢陳述為何會出現這一幕。
開篇很緊湊,兩集之內12年后,20年后,便是男主女相遇了!一共21集,差不多兩集一個小高潮,幾乎不給觀眾喘息的機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實景拍攝,一大段一大段的長鏡頭都在考驗演員,感情很真摯,流淚,憤怒,傷懷,表達得也算是淋漓盡致很瓊瑤了!
劇中人人都是悲劇,這些悲劇看似是人為,其實是封建制度造成的,瓊瑤以愛情做為手段來反抗封建制度
今天無聊之際竟然看到了瓊瑤劇兩個字,于是我打開了第一部電視劇《梅花三弄》,我記得很早就稀稀拉拉看過或聽過這些,比如馬景濤咆哮式的吶喊,和溫柔體貼的白吟霜,也就是陳德容演的。兩個人從頭到尾就是咆哮著,嘶喊著要對方。為對方付出一切在所不惜。從白吟霜和皓幀的身份調換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女人難以擺脫重男輕女的思想包袱。然后男女主又陰差陽錯的愛上的狗血劇情。甚至后面女主為愛犧牲。中間很多人一路的哭哭啼啼,在過去覺得這種愛情好貞烈,好熾情。可是現在看來卻像一段悲慘人生。重男輕女
這篇文,是純情感描述,步入婚姻的女人應該都能體會,暫不論公主對吟霜的施暴,公主的驕傲任性唯我獨尊和善良與否。只從婚姻的角度談談為什么心疼公主
1.三妻四妾的前提
很多人覺得古代都是三妻四妾很正常,是很正常,但對于一個妻子,需要一個順序上的心里暗示,比如新婚燕爾到七年之癢,再到感情平淡。那么在這段過程里,因為自己和丈夫感情淡了,或自己可能也不再妙齡,或心思放在子女更多,那么這時候丈夫要納妾,妻對妾的包容度會很高。
而公主的可憐,是因為她經歷的是一段逆序的納妾歷程。
前兩天看某姐們寫到重溫瓊瑤奶奶的《鬼丈夫》,很巧的是前段時間我也溫習了梅花三弄的第一部--《梅花烙》
從來不是特別喜歡看瓊奶奶的小說:男的總是神經質,女的矯情,然后各種苦逼湊一塊,賺足眼淚和同情。唯獨很喜歡這個故事,可能因為俊男美女比較多,也可能因為這故事多少有點奇幻色彩。
初看這片子還是小屁孩一個,現在看來自然感覺不同。簡單的概括《梅花三弄》,我覺得可以分別用三個詞來概括:情癡,情結,情狂
故事的構架比較有特點,兩個人,皓禎和吟霜,兩條線索,最后交織在一起,兩個信物,梅花簪和白狐貍毛。
皓禎和吟霜,因為一個母親自私的決定,命運被改變了。如果沒有翩翩,如果不是因為福晉一直生女孩,吟霜會是萬千寵愛在一身的王府格格,不會自小保守顛沛流離,皓禎也許生活清苦,卻也不至最后不知所終。這兩個人的命運生來都是連在一起的,這兩個人的性格卻有著驚人的相似:執拗,癡情。說不好聽,就是死心眼。一旦有愛,這個世界上就再無他物。
因為這些相似,因為這種相連的命運,這兩個人注定會相遇
梅花三弄之梅花烙:其實總有一個人是倒霉的那個,只不過這里多些而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