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13:58
首映:2013-09-02(威尼斯電影節) / 2014-03-14(英國)
年代:2013
時長:107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5.9
觀看數:50791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零點定理》看別人說的天花亂墜,我覺得然并卵。。什么鬼啊
特瑞吉列姆
一位我從來沒有看懂過的導演。又一次成功捍衛了鄙人觀影排行榜完全看不懂榜榜首地位的最高榮耀。
《零點定理》,一部經典的和簡介完全沒有半毛錢關系的絕世之作!(Fucking off !)
導演完全沒有將“奧威爾式”極權主義社會的白色恐怖極度壓抑毀滅自我表現出來一絲一毫!私以為這只是在打著《1984》的噱頭。全片似乎僅僅是在描述一個中年離異自閉嚴重且缺乏雌性激素刺激調和的所謂“宅”男的孤獨世界。
2014-12-06
沖著克里斯托弗?瓦爾茲Christoph Waltz的名頭來看這部電影,這個能講很多語言的奧地利人在【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中實在是太出色。后來在人肉布景中,甚至看到了極像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的馬特?達蒙Matt Damon。不管劇情是如何爛,這兩個演員湊在一起,都不應該是爛片。
但這部電影,明顯是克里斯托弗?瓦爾茲Christoph Waltz這種類型的高手,練級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劍走偏鋒的作品,所以全程只有很多2B的表情,配合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劇情。在結尾一個爛到家的CG畫面中,他剝光光像個蹩腳的女模特去玩一個大大的氣球, 簡直是人生的污點。
電影中的科幻情節,已經或者在不遠的將來都會實現。 人類總要面對這些被大數據和不得已的信息泄漏所帶來的隨時被窺視感,而當VR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總會在虛擬現實和真正現實中迷失, cyber anything遲早會充斥在人生的每個環節,我們以后是否會變成永遠的宅男?
不是把一個程式設計師的生活放在20xx年,就是一部科幻電影了好嗎?
不是抓了幾個監視隱私的情節,故事就會拉高到《1984》的層次好嗎?
也不是抓幾套諱莫如深的對白,故事就會逼近於《城堡》《審判》的境界好嗎?
甚麼都是次要的,只有刻劃孤獨程式師的生活細節才是首要的。
在劇情中,一個類似程式設計師的宅男兼處男華茲先生,被公司指派了一件解開他聽都沒聽過的「零點」理論的Case,從此從公司戶變成soho戶在家工作。因為他很宅,所以身旁沒有朋友當然也沒飯局;因為他處子,所以連公司派來給他「紓壓」的外送魚妹都碰不得一根手指。自閉男活得無趣,也對工作沒有想法,他人生唯一的熱情,只有期盼一個神蹟,就是某年某月在電話那頭會有個Mr.Right突然打給自己帶領自己脫離這枯燥乏味的程式師生活。
除生活細節之外,在《明日定律》中,反烏托邦城鎮僅是美術師展示其場景物件融合古今的名目,高度發達的科技生活僅是導演軸射其假想未來概念高端的引子。人物徹底扁平,情節略顯鬆散,最關鍵的劇情核心,主角切實欲解的神秘理論「零點」(The Zero Theorem)
這部電影如果除卻散布在電影里紛紛擾擾的藝術的象征和宗教預示,完全就是個很無聊的電影,如果再除去看似睿智的對白和零點原則的悖論探討,基本可以淪為一個三流肥皂劇。
先說下故事的主要情節,一個未設定時間線的某個未知時空里,一個每天等著某個神秘電話的程序員(其實我更愿意稱他為數學家),在屢次要求見老大后。最終在部門主管的趴上得償所愿,與此同時也認識了女主。光頭男主屢遭女主調戲,漸生情愫,甚至想與女主發生關系。而另一邊,大Boss派了他的兒子去幫助男主在程序工作上的進展。而在和女主,Boss的兒子之間的雙線發展下,男主開始了改變,不論是飲食或是信仰上。并最終在破除對大Boss的崇拜下,砸爛了系統,跳入黑洞,達到了彼岸。
先說電影里的藝術意象和宗教元素。人間樂園和冥界景象是兩幅Bosch的代表作,即Le Jardin des délices 和 Visions de l’au-delà(有興趣的可以去谷歌下兩幅畫)。Bosch是Flamande畫派的開山鼻祖,他的作品的粗看極具裝飾觀察性,細察下,他的畫作往往人物繁雜,有一個自成一系的宇宙觀
《零點定理》看別人說的天花亂墜,我覺得然并卵。。什么鬼啊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