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了這部電影的高清。印象深刻就是女主的照片,關注點在相機型號。不停快進狀態,想知道故事梗概,直到快進完了也不知所云。
這片子的魅力像榴蓮,第一次斷然不知好處。但是勝在已能勾魂。既然知道沒啥情節,再看時心態就擺正了,不急不徐,特別放松,反而喜歡上了這部小清新的影片。說是小清新,其實若無生活的閱歷,還真品不出滋味。
每次在一個獨處的午后,陽臺上曬著衣服,日光斜照,洗衣液香氣似有似無,空氣濕潤又溫馨,家里窗明幾凈,我要么會想起林徽因的那篇
散文

「Paris can wait.」
被另一個人看似不經意的關心是一件會讓嘴角微笑的事。電影其實講的是法國人之于美國人對待美食,愛情,生活態度,時間乃至一切的差異。節奏,臺詞,細節的鋪墊都透著隨意灑脫和美妙,看到事物的一部分然后去想象整體的過程令人欣喜和滿足,真的不會忘記和雅克的旅行,淵博的人果然就是很有魅力啊,但是你也比你想象的更好!

更喜歡Paris can wait《 下一站巴黎》這個名稱。影片節奏沉穩輕松,法國男人對藝術、繪畫、建筑、歷史,特別是美食,信手沾來,任憑是閱人無數的美國玫瑰蓮恩也要用力抵擋誘惑才可以。
中年人,風景都已看透,最好的愛是發乎情止乎禮。結尾的親吻雖然可以理解,但似乎擁抱更好。
要命,140字是個什么鬼,發不了了。

講幾個小小的玩味點:
1、導演是科波拉大導演的太太,索非亞科波拉的母親。據說是根據自己經歷改編。
2、導演出現在電影開頭4分34秒處,女主拖行李下樓,沙發上看雜志的老太太即是。
3、酒店海報是戛納第68屆電影節,海報上是英格麗褒曼。
4、戴安蓮恩仿佛在拍《托斯卡納艷陽下》姊妹篇。只是這部情節寡淡一點。
5、全程萊卡拍拍拍,定格的畫面不知是真的萊卡成像還是攝影截圖?知道此款機子的朋友記得告訴我。謝謝。

這是個旅途
一個叫做命運的茫茫旅途
我們偶然相遇然后離去
在這條永遠不歸的路
我們路過高山
我們路過湖泊
我們路過森林
路過沙漠
路過人們的城堡和花園
路過幸福
我們路過痛苦
路過一個女人的溫暖和眼淚
路過生命中 漫無止境的寒冷和孤獨
靜夜,伴著樸樹冷峻的歌聲,慵懶的坐在寫字臺前的我開始提筆記下今天的影片觀后感。
美國電影《Bonjour Anne》(Paris can wait/你好安妮)
作品類型:愛情
主要演員:Diane Lane(飾演Anne),Arnaud Viard(飾演Jacques)

你好安妮:愿生活厚待你,80歲仍可是瑪麗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