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18:15
首映:2008-12-17(美國)
年代:2008
時長:104 分鐘
語言:英語,愛沙尼亞語,韓語
評分:7.8
觀看數:15149
來源網:三年影院
《好好先生》觀影筆記
略顯嘈雜的搖滾樂手機鈴聲,就像煩人的東西,不斷攪擾主人公卡爾的生活,每當聽到這煩人的聲音,卡爾當然是選擇拒接了。
人到中年,離異,工作上也是一直沒法升職加薪,真是一個最平凡不過的中年廢柴的糟糕生活了。吃個飯能碰上前妻和現男友,這怕是最尷尬不過的事情了吧,而當一個人尷尬的時候總能引發別的更尷尬的事情發生,像極了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的窘境,心里有千萬匹馬踏過更與何人說呢。在單位門口休息喝個咖啡,都老是有人問長問短升職了沒,只能略帶自嘲的找個理由給自己臺階下。生活好像就是這樣
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好像掉進了生活的陷阱里。身邊的一切都與過去的想象截然不同,像是掉在了一潭死水四周空無一物,只能漂浮著遠遠凝視著別人的精彩。不想與外界有更多的接觸,為了逃避與人相處而滿口謊言,遇到別人的請求或者邀請,回答「Yes,but NO.」然后找借口搪塞過去,這是Carl的生活,可能也是你我的生活。
幸運的是Carl遇到了他人生的轉折,盡管起初更多的是出于對誓言的維護,但是他至少邁出了向新人生走的第一步。悅納生活之后也許不會像電影里那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同步更新于公眾號:白白的時光機。
你可以成為一個好人,但不要成為一個完全的好好先生。
昨晚看了一部金·凱瑞主演的電影《好好先生》,中年男主卡爾,三年前和妻子離婚后一直過著單身生活。他在銀行工作,負責審批貸款,拒絕了許多人的申請。在生活中,也拒絕和其他人交往,甚至男主好朋友的未婚妻覺得他簡直一無是處。某天,朋友留下了一本“好好先生”的宣傳冊,建議他去參加這個機構的活動。在活動現場機構的導師跟他做了個約定,從此刻起,對生活中的每個問題都回答“好”,如果不遵守
他有點老了,但他有一張即便到了五十歲也足夠和女人調情的臉,倒不是英俊,而是他的臉可以一分鐘內換六十種表情,任誰也看不膩吧。他就是那位靠表現力戰勝時間的男演員了。
電影講一個只會“ no” 的宅男變成一個只會“YES” 的好先生。封閉的人生罐頭一打開,立刻被這世界吸了去,原來YES和NO,怎么樣都不爽啊。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夠沾沾自喜的活著呢?看了電影也還是不明白這么大的道理,每段人生都不同,電影講的不過是卡爾的人生。
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個人走在午夜的盤山林道……如果是驚悚片就會遇到碎尸狂;愛情片里就會遇到另一個他/她;文藝片,就會一直一直放午夜的盤山林道,放到大家睡著;喜劇片呢,就是直接下山走到加油站突然又冒一個笑點。
《Yes Man》還蠻多笑點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笑點低,總之笑得都快哭了……編劇好樣的,金凱瑞無可取代。
至于說哪里好笑,我很庸俗的,不知道你們怎么樣。反正我很喜歡這部片,喜劇片嘛,一定要笑成這樣才行。
《好好先生》(YesMan):走出宅男門,擁抱陽光
(文:火神紀)
門外,有烈陽高照;門外,有夜色炫爛;門外,有晨曦微暖;門外——
還有那個從不畏懼的少女在孤獨地唱著另類的歌;坐在某個轉角里的酒吧深處
等著你,踏著輕脆的舞步前去邀約。
親愛的,推開門;去擁抱陽光吧。
別辜負了簾前艷麗的春光和陽光的殷殷召喚,也別荒廢了青春年華。
南國,晚來春暖;但,終究還是暖了。
——火神紀。題記。
1.Best Friend
在寫這部電影之前,也許有必要研究一下關于"Best Friend"在西方語境里的深刻含義;這個詞給我的第一個深刻記憶不是在英語課堂上,而是《老友記》(Friends)。那些狂熱于《老友記》的粉絲們也許都會有印象——看他們六個人似乎從來都不分彼此,但是多少還是有些區別的;這里沒辦法來探討他們中間誰是誰的"Best Friend",這也許并不僅僅只是一個探討的話題,而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課題,所以我只用它來舉一個例子。
在第十季的第一集里,剛剛和Joey分手的Charlie喜歡的是Ross,本來在前一集里他們應該在一起了,可是Ross想起了好朋友Joey可能會有的感受
拋去影片要講的人生道理,這個電影的喜劇場景設計,很有啟發性。
男主職業:銀行放貸款的工作人員。
女主職業:酒吧駐場+晨跑拍照俱樂部發起者。
*二人職業,天然有各色許多的配角,這是一個喜劇氛圍的烘托。
喜劇的場景:
死亡(幻想躺在家中沙發上孤獨死去,蒼蠅停在他的眼睛與嘴里。)
人生轉折(夸張但很現實的宣傳成功學的講座)
遇見女主(加油站)
技能加持(語言課,韓語)
戀愛遛彎(蜿蜒起伏有景深的小路)
吻戲(夜晚沒有人的露天劇院,對應女主的職業)
朋友家化妝party,哈利波特
《好好先生》觀影筆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