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04:24
首映:2008-10-03(英國)
年代:2008
時長:133分鐘
語言:英語,意大利語,阿拉伯語,拉丁語,法語
評分:7.8
觀看數:60809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故園風雨后》故園碎片影評(未完結版)
查爾斯要的太多了嗎?也不多,只不過和Lady Marchmain一樣多。
查爾斯想把Julia從他認為不存在的上帝手中解救出來,和她母親努力用她認為存在的上帝救贖她一樣。
無神論,有神論……,信仰是個人與生命單挑的事情。
Lady M.其實是那個站在別人和上帝之間擋路,絆倒尋求上帝的腳步的那個人。
查爾斯也一樣擋路,擋住Julia尋找自己的路,不信神又找不到自己,就太不妙了,所以Julia最后一刻退縮了,她無法這樣去面對未知的未來。
查爾斯最后站在故園的神壇前,也是第一次直面自己和生命的關系,不急著抗拒
大雨下了整天。
大概覺得馬修古迪和艾瑪湯普森是品質保證,看下來覺得本威爾肖也好,影子太銷魂是真,一顰一笑,有點張國榮的眉目。從打救贖之后,少見撐得起來的古典改編,這層意義上講,拍得是不錯。
最大的問號,是到底信仰在凡人的生命里,多么篤定。當女主人目光灼灼,不容辯駁地說,今世如何生活完全無意義,只有來世才是熱望。我當即心下一驚。勛爵臨死之前最后一口氣劃的十字架,大概讓觀眾看得和Ryder一樣絕望,躲去威尼斯自認異類的老人,命運還是躲不開注定的枷鎖。我覺得是很恐怖的事。階級森嚴,身份正統的門第,信仰和財富一樣,羨慕不來,也沒得選擇,輕狂時候的界限,統統在年華里不知不覺模糊進傳承的血液,籠罩人生,直到墳冢。外人的眼光不重要,神祗才是人生的中軸。像男主角之類的中產階級,從殷實的家庭崛起,不甘俗套,聰明大方,不卑不亢,在他看來,對這樣的家族信仰,初見敬仰,熟識之后退讓,得志時想改變,到最后,空一場。馬修古迪有綠色的眼睛,目光流轉間,從歆羨,到回避,變激進,又絕望,最后軍裝煙霧里的,大概是淡然
一星給配樂畫面,一星給小本的顏。
其實電影版里的一個細節是我無論如何不能忍的——就是那句重要的、在原著中反復出現、甚至在標題中都出現了兩次的“Sebastian contra mundum ”在電影里被錯放了位置,甚至被大大褻瀆了。
在David Cliffe 給BR原著寫的注解里,對這句拉丁語是這么解釋的,“ With Sebastian, against the world’ (Latin); an expression of profound loyalty ”,而這種“profound loyalty ”在之前許多波折之后簡直讓我忍不住眼淚。
BR唯一的中譯版里
我喜歡這部電影。
講到底這部電影是關于拯救與被拯救的問題。盡管對原著致命的改編讓整部電影常常被人詬病為將深刻的主題淺化為bisexual love story。查爾斯想把塞巴斯蒂安從酗酒與糜爛的生活中拯救出來,但最終他還是將喝酒的錢給了塞巴斯蒂安;他想把茱莉亞從失敗的婚姻和宗教的禁錮中拯救出來,但最終他還是失敗告終;他甚至想在侯爵彌留之際為他爭取不受洗禮的權利,但最終侯爵還是用顫巍巍的手劃了十字。查爾斯就是活得太過明白,他有篤定的人生宗旨,想要將所有人都納入自己認可的生活軌跡中去。他明明是布賴茲赫德莊園的客人,在入駐的一剎那開始就把自己作為救世主自居,在無神論的他看來,家庭里的每一個人都是受著宗教的束縛,都等待著他來拯救。
在電影里查爾斯和侯爵夫人鬧翻的酒會上,侯爵夫人用一種痛苦的、難以言說的費解神態望著查爾斯,她念叨著你是那么好的孩子,為什么這樣對我的塞巴斯蒂安呢。而查爾斯也用無可理解的眼神回視著他,似乎不明白這個母親為什么還不知道是自己將塞巴斯蒂安推入自我毀滅的深淵
《故園風雨后》故園碎片影評(未完結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