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好多天之后,得知這部波蘭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提名。很欣慰。這是部人物對白很少的片子,因為主角是一頭驢。也許可以稱之為“驢的公路電影”。小驢在逃亡過程中,遇到各種訴求的人和動物。帶點奇幻的光影,讓人難忘。
說來有趣,我的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都遇到過外號叫“驢”的人。到了大學,就沒了,大家都忙著談戀愛,“驢”這種不雅的外號,沒人感興趣了。
我的家鄉,以吃驢肉著稱。這是一種聽上去有點奇怪的肉食。不知猶太人或者阿拉伯人會不會有忌諱。當地對驢肉的消費驚人。據說

隨意感慨一下:這貨要是在某朝,它在公路上停留不到三天就消失了吧!然后查無此驢,直到它出現在餐館盤子上的火燒中.......沒有人在意那中間的肉肉是來自何方神物。
正文字數不能少于140字,那就隨便再BB幾句吧,你們知道嗎?前天1月14日的北小年,其實是中世紀的西方【毛驢節】,起源于基督教,耶穌仙人小時候就是騎著一頭可愛的小毛驢開啟了慈藹的征程。為了答謝小毛驢在路程中的貢獻,因此就有了它的節日,不過中世紀以后就很少再被提及了,小毛驢蹭一蹭蹄子,不帶走一絲抱怨。對不起

影片偏意識流
以至于從頭到尾看的都是懵懵的
絢麗的色彩
交替變換
紅色、藍色、綠色、白色、黑色
…
都是飽和度極其高的顏色
影片大部分視角都是EO的角度
這是一只賦予了不同情感的驢
它試圖奔跑
但總是會有圈住他的繩索
萬物皆平等
驢和馬
卻是天壤之別的待遇
先入為主就是最大的問題
保持動物的天然性
才是需要努力去達成的

《驢叫》隨便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