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1 18:54
首映:2010-10-08(美國)
年代:2010
時長:111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2
觀看數:73995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等待超人》:差的地方是由差的學校造成的
1.政策原因:美國沒得嚴格意義上的教育部,他們的教育部只負責劃分教育經費(不過是很大的一筆錢),原則上只劃分給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由政府養著,所有的流程,比如學什么課,什么教材,多少課時,一周上幾天課,作業布置多少,包括招多少老師,老師發多少錢,都有規定,學校自己不能更改
但是美國最好的學校,都是私立的。無論小學中學大學,最好的都是私立。比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都是私立。
私立不由教育部供養,教育部不能直接管轄,所以課程靈活,有競爭,師資好,但是學費貴。
在沒有看這個記錄片前,我對美國的教育一直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 全面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 而且也不逼迫孩子學習。但是看完waiting for superman, 我才發現美國的教育問題其實似乎逼中國還嚴重些許。當然,在中國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程度的教育問題和入學緊張度。 但至少我的童年到高中在中國入學和學習還是沒有像影片中的四個孩子這么困難以及揪心。
buanca這個小女孩因為媽媽是單親母親,家里又貧窮,她連自己的ceremony都不能去參加,這個在她人生中已經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對她和她母親是多么大的打擊。
更大的感觸來源于影片中那些charter, seed, KIpp這些既不同于公立學校,也不同于私立學校的“好學校”的招生方式:抽簽。
看著bianaca, emily dasily anthony在等待抽簽的表情和他們父母,哥哥姐姐的神情,我真的覺得這種方式很不公平! 人們都說中國的高考不公平, 但是相比這種抽簽,高考至少我們是用實力和分數-盡管有人在其中失敗或成功-去贏得應得的結果,這種抽簽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談到這里必須講講為什么會有這些特殊學校的出現
這是我看過的第二部關于美國教育的紀錄片,第一部是《極有可能成功》。如果從這兩部片子來看,從2010年到2015年,美國的教育似乎是進步了。
《等待超人》這部紀錄片顛覆了我對美國教育的認知,或者說,是普及知識吧。在此之前,我一直覺得美國的教育肯定比中國好,學生的壓力小,大家就輕輕松松地每天早上坐上社區公交然后去學校,電影里都是這么演的。
看了之后,我才知道,問題這么多,不比中國少。
教師終身制(tenure)導致老師的不負責任,捧著這個鐵飯碗在教室里摳腳(這個夸張了,實際可能只是不求上進
“只有當我們的自由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中,掌握在受過一定程度教育人民手中,才會安全可靠。”
——杰斐遜
最近網上看了一條新聞,美國人自己調查,有63%的美國民眾不知道美國在哪,卻同意向三胖子開戰。)作為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不禁對自由主義“燈塔”國的“小粉紅”的智商擔心起來。當年美國國父之一、第三屆總統,建立了(建國后)美帝第一所大學的Thomas Jefferson他老人家說:“我們的國家只有掌握在受過教育的人民手里,才安全可靠。”知識分子分兩派,“人民萬歲派”不說
這部紀錄片是通識課的老師推薦的 看完后真的感觸頗多
教育真的很重要 公平的教育更重要 “運氣”是不公平的 最后的抽簽情節真的給我看哭了TT 沒被選上的孩子會不會從這里就覺得“哦 我是不會被選中的人”呢 母愛真的很偉大TT
KIPP 和 the baby college真的好厲害 很有開創性 讓人們意識到每一個孩子都能通過受教育而變成更好的人 包括那些貧困、家庭有問題的“差孩子”
《等待超人》:差的地方是由差的學校造成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