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1 23:48
首映:2005-01-30
年代:2005
時長:25分鐘
集數:48集
連載:48全集大結局
評分:8.5
觀看數:13385
熱播指數:377
來源網:三年網
“假面騎士響鬼”押川善文出演,談談作品之外
其實本作沒有講多少深刻的東西,比起殺人如麻的555,以日常路線為核心的響鬼就缺乏了生離死別的沉重吸引力。
但這種平凡反而令人心生溫暖。
很多時候,英雄們都離我們很遠。
修卡不來改造戰斗員,神崎士郎也不開發自己的網游,我們的上帝不在創世之初就懂得英語,死掉的人們也不玩詐尸,變成灰白的怪物。
我們都是樸素的老百姓,同樣,世界也從未經歷任何怪物的拜訪。那些也許還有夢想的孩子們圍在顯示器,等著那一聲“變身”。
上學,長大,求職,婚姻,生育,衰老,然后回過頭來嘲笑自己的年幼無知,每個人都踩著缺乏夢想的前輩的腳印。
所以,我們喜歡響鬼。
那些名為鬼的優秀男女,一樣要為工作量煩惱,一樣會因為失戀而寂寞,一樣像孩子般度過每年一度的節日。
響鬼是歷代騎士中最弱的,但離我們比任何時候都相信在不知道的角落,有一群比普通人強一點點,就算只是一點點,的戰士為著世界的和平戰斗著。
這種力量也許觸手可及,像京介一樣,一步一步的跳著臺階,響鬼會在那里等著。
用這一句話就已經能夠概括全劇了,但咱們的影評可不能這么隨意。
老規矩,一項一項的來。
①劇情。
《響鬼》的劇情質量,一言難盡……
十四集之前的劇情,節奏緩慢,對細品者有如清茶一杯,對隨意觀看者,就是純純的一杯白開水。
明日夢的成長歷程和響叔的戰斗日常。
這種設定本身是很有層次性也非常勵志的,但劇本的寫法讓劇情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節奏緩慢,內容沉長。
可能有人會說,《空我》的設定也是類似這樣的啊,都是在講成長。
問題是《空我》的敘事手法是單線敘事
http://bangumi.tv/blog/281735
總體說來,響鬼算是一部充滿遺憾的異色之作,同時也是一部特別能突出特攝制作限制重重這一特點的特攝作品。
大概甚是喜歡,故而覺得遺憾。
P.s.似乎是個人目前寫過最主觀的雜談感想了(fourze那個不算),寫到最后感覺像井上敏鬼洗白文OTZ
——前言
之前本打算kuuga補完就補kiva,但是在補完kuuga之后看了東映制作人高寺成紀的訪談,對他中途被降板的響鬼產生興趣,沒想到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暑假最后幾天迅速結束了響鬼。
關于《假面騎士響鬼》,有個特別有名的說法:
看響鬼當然是沖著前半部的制作人高寺成紀先生。高寺成紀還是那個高寺成紀,響鬼和想象中一樣注重細節,故事和人物在理想化的基礎上又有寫實的一面,日常劇情偷出一種樸實的溫馨。然而和同制作人的空我比起來,響鬼的節奏卻顯得更慢熱了。
雖然我確實非常喜歡高寺先生的理念和風格,但我想,作為特攝,響鬼的前半確實是存在問題的。拋開制作費用、玩具銷量這些更加現實的因素,響鬼從故事層面看,確實缺乏把觀眾“吸住”的能力。單元劇單看都無可詬病之處,合理流暢,甚至還多有亮點
響鬼作為特攝作品采用了完全與前作不同的拍攝手法,相比較平成前面五部作品,響鬼這一次續空我之后再次走上了單元劇的設計,或許是因為前面幾部作品風格比較成人向,相比較之前的555 劍等等作品繁瑣的劇情深度以及設定,這次的響鬼則是改為了要更為淳樸簡單一些的成長主題,響鬼的制作或許是東映再次把受眾面拉向兒童群體的一次嘗試,其實響鬼這次要表達的主題也很明了,那就是成長。
響鬼最初的靈感來源是日本神話故事中的鬼文化,劇中的怪物也多半是一些名為魔化魁的妖怪,以及負責養育魔化魁的童子和姬
響鬼,一個日常被開除騎士籍的假面騎士;一個在國內基本沒啥討論度的假面騎士;一個風格迥異的假面騎士。我還記得幾年前看到響鬼的第一眼,感覺畫風上與其他“假面騎士”完全不搭,就一直沒有看。直到今年年初,我經歷了人生低谷,當我撿起這部讓我曾經在皮套上“無法接受”的來打,才真正的從劇中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響鬼在假面騎士史上算得上是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拋棄了以往的蟲系設定,很大膽的使用“鬼”這個題材,當然和后輩ghost的“鬼魂”不同
“假面騎士響鬼”押川善文出演,談談作品之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