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11:49
首映:2014-04-01(日本)
年代:2014
時長:119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7.7
觀看數:39492
熱播指數:431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三分之一》高利貸是萬惡之源
《三分之一》
不是你算計我,就是我算計你;
不是我們算計你們,就是你們算計我們;
人類,就是這么有趣,尤其為了“錢”----況且還是1億六千萬日元(150萬美元呢)!
于是有了本片,一個小成本制作,主要演員不過十多個,攝制與劇本,更像舞臺劇,畫面卻充滿漫畫風格!
查資料,果然,《三分之一》改編自木下半太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名生活在社會底層并且命運多舛的男人,為了擺脫各自的危機而合伙打劫了銀行的巨款,卻在分贓時被欲望驅使而互相恐嚇和欺騙的故事。
再科普:
品川劇組。
日本著名搞笑組合"品川莊司"的成員之一品川祐,告別了少年時代的青春孟浪,已到不惑之年的他如今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除作為搞笑藝人外,品川還以作家、主持人、演員、導演的身份四面出擊,他根據自身經歷和職業導演的兩部作品《剽悍少年》和《漫才幫》在圈內圈外大受好評,不僅使其成功在電影圈開拓疆土,也令他成為吉本興業旗下繼松本人志之后又一位跨界發展的全能藝人。時隔三年,品川導演帶著首部根據他人著作改編的作品卷土重來
這部電影是怎樣反轉反轉再反轉的。
第一層,分贓,修和健以小島貢獻最少為由,只分小島兩成。結果,小島生氣要殺修和健,修說服健兩人各拿一成,小島拿八成;
第二層,第一層是修和小島演戲,合伙算計健,逼迫健只拿一成,修和小島拿九成。結果,健發現錢被掉包,識破修的第三層。
第三層,前兩層是修在演戲,修聽命于茉莉亞,謀劃了整場搶劫,目的是和茉莉亞平分錢。而茉莉亞聽命于老板,目的是讓修頂罪后拿走所有錢。結果,健破壞了原計劃,反殺修和小島后逃走。
第3.1層,老板視角,讓茉莉亞策劃搶劫
看完后想說一句 贊
不知道為什么想起了無間道經典的天臺一幕。劉德華說給個機會給我 以前我沒的選 現在我想選擇做個好人。 梁朝偉笑了一聲說你去問法官 看他肯不肯給你選。
一樣的道理 你懷揣著美好的夢想 希望生活重新開始。但你把這種愿望建立在搶了銀行做了壞事后。一步錯步步錯,沒的翻轉頭。做了一個又一個的show,慢慢的深層次的骨子里就被貼上標簽,撕都撕不掉。對于喜劇來說還有深一層的哲學影子這部電影著實不錯。
三分之一的搞笑,三分之一的哲學,三分之一的黃色,三分之一的悲涼,三分之一的懸念。
美國電影很喜歡大人物啊英雄主義劫富濟貧啊。真的嗎那些偷天大盜長得很丑的話你們還會原諒他犯下的罪嗎?還是希望是他贏而不是警察贏嗎?所以說電影只是娛樂而已
中島大美女喊著相信從屋頂跳過時,應該很難讓人忘懷吧真是帥到家了!不過,很不客氣的想說一聲,相信有時候是個屁,不是所有事情你相信就能達成的。比如你相信你愛的人也會愛你,當你告白狠狠被拒絕的時候相信有用嗎 比如你相信自己會成為了不起的人賺大錢活的有滋有味
某個機緣下,終于重拾多年未寫的影評。搜腸刮肚頭腦中積攢的影片,第一個跳出來的竟是藤原龍也和中島美嘉等人所演的《三分之一》。
日本人擅長反轉劇情,進度條不到最后一秒,便不會知道最終結局如何、究竟鹿死誰手。雖有了這等預防針,仍不免感嘆此片的絕妙劇情。若給此片定性,按職業影評者的套路,大約會被歸入懸疑一類。不過,鄙人既是非主流寫手,那歸類也當非主流些。在我眼中,此片當屬教育片或勵志片。為何有此一說?原因全在,將全片抽絲剝繭后,滿眼所見便是:“絕境中須努力一搏”和“切不可輕信他人”這兩條寓教于樂的主題。
絕境一搏,是堅強的表現;不輕信于人,是獨立、理性的表現。當中島美嘉所飾演的茉莉亞逃至樓頂,發現機關算盡而一無所獲時,那奮力一躍的姿態,真個叫人小小激動了一把;而身為男主角,藤原龍也所飾的修造面對一個個比自個兒厲害的大佬們,仍能利用他人自大的心理,一點一點扳回勝局的樣子,又真個讓人佩服。
不過,電影終究是電影,真若在生活中,碰上了這么兩位主兒,幾乎所有人都只有恨得牙癢癢的份兒。譬如
《三分之一》高利貸是萬惡之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