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第三季徹底撲街之后央視又出綜藝杰作。
嚴格來說,舌尖三沒有那么差,豆瓣4.7是有點過分了,但這也許正是應了那句話——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怎么說把這么好的一副牌打的如此稀爛,真是有點說不過去。
來說說這個節目《經典詠流傳》
目前看過的人還不多,公眾號也沒見推薦。
不過這個節目是真的好看。
比《國家寶藏》還好看。(國家寶藏第一集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了)
主持人:撒貝寧。
好吧,已經想看了。
再看還有康震,嗯,必須看了。
《經典詠流傳》的創意其實很簡單——古詩詞重新譜曲演唱

——苔花學牡丹,并非不自量力,匯聚他們平凡,只是為了證明他們的不凡!
看完這個想到了張載的一句話“為往勝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的詩詞以前都是通過誦唱的,但是千年的流傳中曲調失傳了。通過這個節目雖然未能重現全面以前的場景,但是充分利用了古詩的韻律,而韻律和節奏不僅是語言技巧的問題,更是古詩的思想感情,其中讓我映像最深刻的事袁枚的《苔》。現實中的牡丹太少了,我們大多數人都如同青苔一樣,“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句話仿佛如今喪文化的一股清流,不知從何而起,佛系青年

形式很好,詩詞+曲
嘉賓給戲太多,一度快進
演的成分太多,不自然,冠冕堂皇
給心的形式很雞肋
本已都是耳熟能詳且流傳甚久的詩詞,再度吟唱,“詠流傳”貌似無意義。
歌曲太過于現代化,詩詞只作為歌詞來用,毫無新意。如果是古曲古詞+現代元素會不會更具擴大或者加深文化傳播意義?
以詩詞的名義塑造的感情類綜藝。表演者以及故事不乏動情之處,但過于流露情愫,貌似不太符合文化類節目定位。當然,如果二者兼具會很好,但這檔節目這方面做的就很平平。
四星給演唱者。

前三期的亮點是比較多的,讓我對這個節目有了興趣,但是后面幾期實在是乏善可陳,現在只是為了淘金來聽了,一個高喊著經典傳承的節目好好傳承經典就好了,嘉賓除了康教授還講點詩詞文化以外就剩下尬聊互吹了,而且好多改編根本就聽不下去,都不知道有沒有了解過改編詩詞的感情和背景,好多就是單純的炫技而已,我們的經典即使被這樣傳承下去也是走味兒的經典,在我心中這個節目打三顆星,但是現在感覺分數虛高,所以一顆星給它降降溫,希望后面的節目能夠好一點

經典詠流傳 第一季:關于第一期中的《苔》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