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6 00:35
首映:2008-03-22(日本)
年代:2008
時長:113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7.3
觀看數:3844
熱播指數:67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死神的精度】三星,有些不忍
至少在我的成長教育里,沒有人告訴過我如何面對死亡。
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周邊的大人們都很忌諱說到死亡的話題,而印象中參加的葬禮上,除了哭泣,也只剩下些香火煙霧燒紙等的慘淡的景象。
而如果我媽媽知道我在大正月里就看了一部名叫《死神的精度》的日本電影,還在網上寫下了點相關影評文字,那我自然少不了一頓教育,因為這樣“不吉利”。
總之,中國人很忌諱談死。
我看過的最好的幾部和死亡有關的電影,都是日本電影,這也讓我覺得日本民族對于死亡的態度,有我們中國人值得借鑒的地方。
《入殮師》《再見螢火蟲》甚至《死亡筆記》《情書》中都對“面臨死亡”這個話題做了不同角度的解讀,而主流的方向也都是告訴人們:人有生就有死,應該直面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當然也包括死。這樣樸素的道理其實中國人早就懂得,司馬遷就表達過“輕于鴻毛,重于泰山”的觀點,毛主席更是贊同了一番,可更多情況下,中國人都不愿正面這個話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缺失了這一人生教育的重要一環。
《死神的精度》里的死神沒有拿著鐮刀,身上也沒有帶著骷髏頭
這是一部慢熱的電影,預告片除了金城武那張舉世無雙的臉以外并無其他吸引人之處。
但影片進行到2/5處時,不自覺已經投入到這部電影中,跟千葉桑一樣去思考死亡是什么,怎樣的審判才最公平,通過死亡來了解生存的意義。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
死神與藤木一家的故事,中間沒有任何的故弄玄虛,自然而然地延展了活著的含義。最后陽光撒向海平面,向日葵也一副生氣勃勃的景象,此時,死神的一套黑西裝也不在附著在凝重的灰色空間里,而是沐浴在一片燦爛的陽光下。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好懂的很,簡單的很。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還是個天使,他眼里那從未喪失的純,仿佛不食人間煙火,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金城武量身定做的。
還記得N久前看過金城武一段訪談,當時是在去南極(北極?)的船上,冰天雪地的一片,只有他的笑臉最明媚,他說我只是在享受生活。試問有幾個人能活得像他如此灑脫?
他在我心里,快成一個KAMISAMA了。
海景,陽光,對話,迷惑的死神,婆婆平靜的面對死亡,都是點睛之筆。這一段使得死亡的意義升華了,為此我給了五顆星。
所謂死神的精度,就是他的工作,確定這個人是不是應該在這個時候死,那評判是否該死的依據是什么呢?
出場時,死神給10歲的小女孩解釋死亡,目的已經達到,跟壽命長短無關
回答,叔叔,你真是什么都不懂
是啊,他是什么都不懂,他每天面對人類的死亡抉擇執行或是放棄,生命對他而言只是一道選擇題,他從來沒有體會到人生的軌跡怎么會懂?他沒有痛覺人間的生離死別又怎會懂?
在他看來,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個目的,達到目的了,死掉,完事。
所以在片段一中的女孩,他以沒有完成人生為理由選擇放棄
片段二里
關鍵的一點
我看不慣金城武說日語
而且
相較之下
金的表現沒有以前電影里的他那么自然
例如《重慶森林》
只是看到他在擺他那招牌式的動作
可能是看到一堆日本人在旁邊嘰里咕嚕的
自己不知道該干什么的好
只能擺擺剖斯了
劇本寫的還可以
沒想到結局的部分可以和開始的部分呼應
很一般的稍能打動人的低成本電影
如果你遇到一個超凡脫俗的男人,帶著一只同樣有著沉穩氣質的大狗。請小心,他可能是死神。
“人終有一死”,這是他的信條。
死,也得有個適當的死法。死神,便是司掌這“死法”的專員。對于死亡,他既是法官,又是執法者。
可是誰該被送上死亡的法庭呢,或者說這個“幸運兒”是怎么被挑選出來的呢?這件聽上去極其嚴肅的事情,卻落在了死神身邊的那條黑色的大狗肩上。
大狗懶懶地說:“沒什么理由,都是隨機選定的。人終有一死,有什么關系呢?”死神不得不同意這個頗“不負責任”的觀點。
于是,死神偽裝成人樣,潛到被選中者身邊,細細觀察,深入其生活中,精心地為其安排一場意外的死亡。壽終正寢者,不在他們的業務范圍內。
死神的性格各異,于是人的死法也就千奇百怪。有的喜歡給人安排車禍,有的則愛好槍戰,有的則給那將死之人一段幸福得流淚的愛情,等等等等。
而有這樣一位叫做千葉的死神,他出現的時候,總是雨天。一位被裁判者說他像一個雨童。他有自己的裁判標準:人應當死得其所。
同事們都笑他:未免太認真了些吧,好壞不都是一死么?
千葉卻堅持
【死神的精度】三星,有些不忍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