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2 04:03
首映:2008-05-21(法國)
年代:2008
時長:150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7.3
觀看數:62119
來源網:三年影院
屬于我們的圣誕節:德斯普里欽談《圣誕故事》
作者最偏主流的作品,即便是在法國每年眾多的群戲家庭劇中還是顯得出類拔萃,主要充分的容量令劇本和御用演員們優異表現,還有明顯阿諾·德斯普里欽式的處理和莫名的配樂。
另外發現他可能是真的很喜歡赫本,繼《國王與王后》開幕還原《蒂凡尼早餐》片頭,這次又在影片中加入《滑稽的面孔》片段。
2009-03-19
影片開始時的剪影動畫交代了這個家庭的背景故事。阿貝爾和朱諾的小兒子約瑟夫身患重病需要骨髓移植,在全家人都配型失敗后,夫妻兩人決定再生下一個孩子來碰碰運氣,但結果失敗了,約瑟夫不幸夭折,而作為替代品的亨利成為了在家庭里不受待見的成員。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朱諾和他之間有隔閡,而姐姐伊麗莎白更是對他恨之入骨,并且提出了再也不要見到亨利的要求。伊麗莎白有一個患有憂郁癥的兒子保羅。此時,母親朱諾患上了和去世的約瑟夫一樣的疾病,需要骨髓移植,而配型成功的只有亨利和伊麗莎白的兒子保羅
父親艾貝對于一直沉湎在悲傷中的女兒伊莎貝拉關于“我”到底失去了什么的問題的解答。艾貝引用了尼采《論道德的譜系》中的一段話:“我們,智慧的追尋者,始終不了解自己,原因是,我們還沒找到自我,如何在某一天,能找到自我呢?我們的寶藏,就藏在智慧的汪洋中,像蜜蜂總是一再尋找,他們搜集心靈的蜂蜜,而我們的心,只關心一件事:帶點東西回家吧…至于其他,關于生命以及所謂的經驗,我們當中有哪些人認真對待過了?誰又有時間停駐呢?當鐘響了12下,我們會驚覺地問自己,剛鐘響了幾下,于是
和室友在中戲北京國際電影節看了這片,感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過法國人的浪漫使這一團糟的關系化作了鬧劇搬上銀屏,能表現出來講兩個小時也是水平~
感覺片中家庭算術好贊,把積分用在生活中算存活率、花甲老人算一黑板太厲害。此外文學口才也不差,混賬花花公子兒子講出該死的三棱鏡折射出我的孤單我簡直膜拜;法語好好聽 愿我們也可以過得歡脫些
ps1中戲的小校園太美,中隱隱于市
ps2播映前講解老師提到本片攝影很厲害,已經到了發過導演請不起的身價,特意關注了下
ps3真的是用交卷放映的,還會有分屏截斷[img=1:C][/img][img=2:C][/img][img=3:C][/img]
[img=1:C][/img]
1.電影本身像話劇,一幕一幕,報時間,沒有閃回,按時間次序講故事,所以不會讓人看迷糊。
2.配樂作為角色之一有打擾觀眾的嫌疑,因為古典音樂幾乎盲區,所以去理解配樂和說故事的搭配比較困難,這個肯定影響觀影,但情緒是合的,即使不知道每只曲子的出處。
3.故事本身很universal,不覺得有多法國,就是大家庭的事兒。
兩條線,一條是叔叔嫂子埋在心里多年的愛意爆發于圣誕,表達方式有點“前衛”,當然了這是電影,適度夸張可以接受。
主線當然是那個大麻煩兒子,和他那個過于緊繃到抑郁的姐姐的瓜葛,以及和母親的關系。
所以必須提德諾芙。
4.這么多年看了這么多法蘭西電影國母的片,越來越確定,她真沒什么演技。
德諾芙氣質偏冷,即使年長了外表多么貴氣還是冷,表演起伏不大。但有的人就是天生屬于鏡頭的,所以我發現導演都太愛給她大特寫了,無論她在哪個年齡段,就是往鏡頭前一站,可以讓觀眾眼神鎖住她不放,無敵存在感。
完全不需要阿佳妮式的歇斯底里。
加上她人緣好,一代代導演很多還是無名小卒的時候都和她合作
屬于我們的圣誕節:德斯普里欽談《圣誕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