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1 09:40
首映:2016-04-18(北京國際電影節)
年代:2016
時長:10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粵語
評分:5.8
觀看數:13137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呼吸正常】看完之后,更舍不得廣州了
《呼吸正常》對我而言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只是從硬盤里挑了一部電影來打發周六干燥煩悶的上午。
這部電影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情節不波不瀾,甚至你可以說它沉悶。人物也沒有給觀眾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每個人都像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我看不到任何活力在里面,充滿暮氣。
這樣平凡又普通的生活,像是我們每個人真實的生活,一點也不特別。
電影的敘事像是鄰居的老太太砸著嘴,搖著扇子,把年輕時候的故事講給你聽時一樣。從二八芳齡到初為人婦,從記憶里抽出幾個片段,小心揣著輕微的得意
[追隨]里,經常登堂入室的“慣犯”柯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只有把東西拿走,人們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擁有過什么”。[呼吸正常]的出現告訴我們,上面這句臺詞并不是諾蘭的信口胡謅。若非[呼吸正常],我們可能都快要忘了,中國電影也拍得出普通青年的甜澀喜憂,也能記錄一座城市的夏冬春秋。你看,很多年前的[頑主],就是最好的證明。可以講,[呼吸正常]有攝制層面的發軔,也有精神層面的回歸。
[呼吸正常]的導演李云波,此前以影評人“云中”的身份為廣大影迷所知
一部電影,一個城市。
他是關于廣州的影像記錄,記錄著四位生活在廣州的青年(廣漂、白領、富二代、天文物理研究者)各自或相交或平行的情感生活狀態,同時記錄著廣州這個城市。是大城市打拼的青年現實寫照,或憂傷或勵志,或迷茫或逗比,時不時還蹦出一兩句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
私以為現在的年輕人并不是負能量太多,只是迷茫。
作者:Yuruky
簡介:不留文字,如是我聞
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1)里放了3分半鐘的巴黎幻燈片,又花了12分半鐘把男主灌入迷醉狀態,他的幻覺才就此開始。李云波倒是非常干脆,《呼吸正常》(Something in Blue,2016)開片即讓小張從公路深處奔向觀眾,戴著耳機聽不見喘息,只有主題曲(即片名)響徹耳畔。他腳下的路標與他跑來的方向相反,抬頭望著夜空或街燈,又或一片眩暈的漆黑,一場夜奔的缺氧致成了此片的一場幻。
好像大家都很抱怨,說結構散亂。但你看,大晚上的耳機音樂充斥耳朵,還跑到這么不著人煙的地方,都缺氧狀態了,當然大腦會斷斷續續的。所以,以字幕卡方式編排,其實是符合實情的。思緒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是一句句的話語飄來飄去,而后才是記憶/幻想片段的浮現。但它又必然不會亂飄,此時還是會抓住一點,由此找到聯系發散開去。不像平時,可以一會想這個,一會又切換頻道想到其他事情。
片中的每張字幕卡是展開每個片段的路口,每個片段的內容揭示了故事的順向時序及人物羈絆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moviesss,文末有二維碼噢~
看《呼吸正常》,突然想起自己的二十五六歲。
初來大城市,頻繁的周末聚會,徹夜的酒局長談。無聊歸無聊,如今想想,真是精力無限,聽了太多啰嗦、重復和填時間的話,也不會想離場。
有一回,朋友幾個人,還去參演拍攝了一部短片,自娛自樂,順道給導演去香港求學這件事情,留個念想。
我演自己。后來,片子被掛到網上。
外界對我表演的普遍評價是“憋笑演技”,“差點笑出聲”,遠不如其他兩個男配角(豆瓣紅人半輩子和咪咪大)發揮出色。
【呼吸正常】看完之后,更舍不得廣州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