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感情開始激發的那一下沒抓住,不知道是怎么開始的。有克制,有享受,有釋放。也給予彼此選擇的自由。每一次分開,有煎熬,也有回歸。在結尾,導演似乎選擇了方向,但又留了空間。btw,女主的身材真好啊。我都想多看幾眼。
退行性,慢性病,伴隨著衰老,生活質量逐步下降,直至不能自理。親人受累,心痛,又憐憫。如果自己還有選擇的話,會選擇什么呢?

是誰買完電影票的那一秒鐘就忘記了電影的名字,看到女主說einem schonen Morgen覺得這個對話不簡單,結束看了眼票根反應過來原來是標題。
最近在看《羅杰疑案》,我對文藝作品里的第四堵墻好像突然很在意,為什么小說里第一人稱敘述的主人公要給一個不知道是誰的人暴露這么多想法?為什么我要突然看到Sandra這么全方面的家庭生活?對于我最緊密的朋友甚至是家人,我都不會有這么沉浸式的了解,在兩個小時里突然不經過同意就細細觀察了一個陌生人的愛情和親情

從來沒想過擁有那么多書最后會成為別人的負擔,當做寶貝收藏的物件別人卻不稀罕,賣掉、扔掉、燒掉,人都是可以被遺棄的,更何況是物件。行將就木的人,更準確地說是皮囊,毫無價值,但思想、觀念、文字,會流傳下去,影響一代代人。但這些書又確實不是我們寫的,我們只是它的精神傳導者,甚至我們選的書也不能代表我們,而是體現出我們的向往,向往成為某個人,向往過某種生活,向往通過閱讀去認識世界、理解他人……
有限的歲月之后被遺棄在現實里的依舊是我們的生活

口碑不衰的劇情片 《晨光正好》:巴黎女性如何面對愛與衰老?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