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時間的力量,源氏物語這本書翻過來倒過去看了十幾年,電影看了兩部,終于看出點滋味來了。
說出來倒是不足為外人道也,權當記錄。
源氏物語的書,寫來寫去其實最后落得一個哀和一個空字,因無法擁有而生悲哀之情,亦因擁有而生悲哀之情,最終一切都是一場夢。書中反反復復描繪的美妙場景、女子、衣服、戀情,都發出無限沖淡之氣,看到最后不覺人生美妙,反而覺得源氏這人真是莫名其妙,怎么看到異性就興致這樣高,難道看不透人生搞來搞去不外是個死或者散字嗎?按照米蘭昆德拉的分類法,源氏的性冒險大概是那種敘事性的,走到哪里是哪里,搞任何一個哪怕有一點不同的女性都興致盎然。其實拿源氏和后面宇治十回的熏君比,我倒是更喜歡熏,可能是因為此人身世畸零,小小年紀就有種厭世之氣,他對情愛的態度反而是抒情性的,倒顯得比源氏明白多了似的。
源氏物語的電影,女王版本《千年之戀》的各個人物處理就真是莫名其妙了,唯獨她一個如玉的人兒放在那里讓人不得不看。我記得我寫過一個評論說

“源氏物語:千年之謎”近乎完美的愛情片 “空蟬”的不為瓦全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