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11:01
首映:1999-09-02(威尼斯電影節) / 2000-03-31(美國)
年代:1999
時長:118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2
觀看數:57307
熱播指數:397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男孩別哭”Well, boys don‘t cry....
很多年以前看過一點,看到布蘭頓被滿屋子里的人逼問是男是女時,就看不下去了,知道后面會有強奸的內容,看這部片時會覺得天是黑的,極度壓抑,像是精神上被判處極刑,這是真實的事,才更讓人心痛不已。今天,我還是把片子看完了,面對真相有時很殘忍,當看到強奸的那一段時我很憤怒,兩個禽獸不如的男人就這樣折磨著一個弱者,他們還很快樂,肆意的笑著。魔鬼是真實存在的,不是嗎?做為一個少數人的布蘭頓其實是弱者,無人保護,我認為,用異性癖形容她也不是正確的,因為異性癖是一個正常人從自己的角度來命名的,我認為這是另一種性別的人,他不是男人,不是女人,只差一個名稱而已,看完這部片子,我開始想我們活在的世界有多少是我們不知道的,就草草下結論,別人說是變態,我們就說是變態,良知與自我判斷力去了哪里。
其實布蘭頓的哥哥提醒過她,那個城市會把同性戀吊死,她無視警告的下場就是被兩個人渣漫長的羞辱,他們憑什么?憑的是他們的暴力和讓人做嘔的信仰。片子看到這里時間會很慢,像是凌遲一樣的感受,很痛,她還說是她的錯,更痛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恨死了這些變態的人渣,恨死了這偽善的男權社會,就像狗屎雞巴一樣,硬生生的,血淋漓的往女性的陰道和肛門里拼命的抽插;這些男人像畜生一樣,毫無人性。
看的我觸目驚心的電影,讓我心痛,讓我悲憤;女性是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一個遍布人渣。變態以及殺人狂,強奸犯的世界。
在她遭受凌辱,用水洗她滿是傷痕淤青的后背后腰的時候,我感覺到自己的后腰也在隱隱作痛。我太難受了,太傷心了,我無法直視這冰冷又殘暴的現實。
搖滾的配樂,偏僻窮鄉里的保守的傻逼們,一群群瘋玩兒胡鬧,混子流氓又肆虐暴戾的瘋子,那些男人真是可怕的瘋子,個子高,有力氣,而且裝腔作勢,嚇唬人,最可怕的是他們敢下手,敢犯下慘不忍睹的罪行。這幫神志不清的瘋子,神經病(這時候這兩個備受我青睞的詞不再是褒義,而是真正的譴責和憤怒了!!)這些人渣,強壯的男性,他們除了會拿自己強壯的身體和拳頭嚇唬,欺壓女人,他們還會什么?!他們除了會使用暴力,各種各樣的暴力,無論是性還是社會的壓迫,他們就會欺負女人,把氣都撒在雞巴上,發瘋的操,你說
看完電影,突然覺得“男孩不哭”這個名字取得很棒!也許沒看到電影,看到標題的第一印象會覺得是勵志片!看完后,你會覺得導演在暗示我們,我們一定能夠接受她們的愛情的!
一直來也無法接受斷背!而在那么多“同志”電影中,我只看過“費城”和“男孩不哭”!“費城”是好電影,我承認,但并不代表它把我感動了!在我印象中,“費城”的愛情盡管很美,最后2個人也一起化碟!但我并不沉醉在這愛情里!“費城”給我更多的只是,一個男人在為自己爭取權利所遇到的困難所做出的努力,它更象一部勵志片而已!
而“男孩不哭”把我感動了,徹底地!愛情本來是美好的,但卻被活生生地撕毀,最后成了悲劇!我是多么希望她們最后能走在一起,遠去!盡管我無法接受斷背這種行為!她們本該幸福著的,因為她們是真的相愛的!或許我們能夠理解、不去排斥、不去阻擾她們!也許每個人一生中都有不該喜歡的人吧!“男孩不哭”,給我更多的是部悲劇的愛情片,而不是一部倫理片!
無論結局如何悲慘,布蘭頓是慶幸著的,因為她們是相愛的!而我,愛上了一個不愛我的女人!
同性戀,其實有些人真的是天生的,充其量這只能說是一種疾病,一種我們未知的情況,并且在我們感覺其與主流不符時,稱其為疾病,而事實上,這更加只是一種感情罷了,就好像現在那個廣告一樣,貓愛魚,機器人愛博士,哥哥愛妹妹,而在這兒,女人愛女人。
人類社會有著他的定律,排外也許就是之一。都說上海人排外,其實只是一部分強勢群體對于其他人的一種心理扭曲的體現,同時到達反正自己信心的膨脹,為什么沒有聽到說山西人排外、甘肅人排外,因為他們那里人并不富裕。這和一部分異性戀看不起同性戀是一個道理,其實作為男人,我對男同有抵觸,但覺得理解也可以接受別人,只是自己不會而已。
最后男孩倒在了血泊中還是很讓人感觸的,雖然她另類,但她是個不錯的人,敢于追求自己的愛,就這么英年早逝了,唉,悲哀啊。
“男孩別哭”Well, boys don‘t cry....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