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舞臺設計出身的的導演,50年代的彩色片能夠拍出這么美的畫面的,真的不多。如同該導演指導的《梵高傳》一樣,無論是梵高傳中的田野鄉村風光,還是這部電影中的巴黎街景、舞會,包括本片后半段大量出現的歌舞場景,都非常漂亮唯美。
片頭的巴黎的一些著名地標的鏡頭,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男主同一位鋼琴家一起住在塞納河左岸藝術街區里的一棟多層小樓中。男主那起床后要把小床升起來,然后通過各種機關擺出起居家具,也是超有意思的一段。
待續

目前看了吉恩凱利的三部影片,《錦城春色》、《美景良辰》再加上本作,都是在藝術上沒什么新意的影片,無論是音樂還是舞蹈都沒有讓人精神一振之處,無非是換一個故事再按照流程跳一遍舞。有可能歌舞片這種類型優秀的作品本就不多,所以矮子里面拔高子,這樣的作品也就算制作精良了。雖說歌舞片主要是看舞臺表演,也不能說此片的拍攝手法完全沒有靈感,但若是故事情節太弱、主題如同嚼蠟,就好像一顆糖徒有鮮艷的糖衣,滋味卻完全沒有讓人回味的余地,吃掉一顆又一顆,一顆比一顆膩味,而該片竟然囊括了6項大獎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奧斯卡和AFI都眼瞎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