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布于公眾號【與牛大力飲茶】。關注公眾號,回復“街區”獲取片源。
梭羅說,
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
一起孤獨地生活的地方。
孤獨不就發酵出這種故事嗎?
性和吃飯一樣,
弗洛伊德稱為力比多的東西。
是很容易獲取、又最低等的基本需求,
從中感到快樂和滿足,哪怕一時,
也是生命的源動力,
為久喪未愈的挫敗人生歷程
注入一劑雞血。
同樣,快樂轉瞬即逝。來的快去的快,最后歸于空虛。
電影中的角色,
哪怕隔著視頻,也想有人同眠,
不想醒來的時候只得自己。

法國導演雅克·歐迪亞以凌厲、嫻熟的黑色電影風格著稱,其作品主題往往以邊緣群體與跨種族的尖銳性而大放異彩,從《我心遺忘的節奏》到《預言者》,再到戛納金棕櫚影片《流浪的迪潘》,均令人印象難忘;而女導演瑟琳·席安瑪則擅長以冷淡的風格書寫情感與欲望的故事,一部《燃燒女子的肖像》令其聲名大噪。這兩位高超的導演聯手一定能打造出精品嗎?
事實未必如此。
這兩位導演合作的新片《奧林匹亞街區》入圍去年戛納競賽單元,對于經歷疫情后的一屆戛納來說,高水準和玩噱頭的影片實在太多

今天聊聊法國電影《奧林匹亞街區》。
片名Les Olympiades / Paris, 13th District (2021),別名巴黎13區/ 欲巴黎十三區。
《奧林匹亞街區》是雅克·歐迪亞(Jacques Audiard)的第一部黑白電影,改編自阿德里安·托明(Adrian Tomine)的連環畫《視覺神經》(Optic Nerve)。
影片取了連環畫中的三個短片故事《琥珀甜心》(Amber Sweet)、《夏威夷逃亡》(Hawaiian Getaway)和《殺戮與死亡》(Killing and Dying)。其中卡米爾(Camille)這個角色是電影原創角色。
本片參加了2021年第74屆戛納電影節

《奧林匹亞街區》2021年,總結下來,看來還是要拿身體的反應來說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