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0 12:06
首映:1991-11-27(美國)
年代:1991
時長:102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3
觀看數:4276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寶貝小情人”大師級的喜劇片 my girl,good girl
開篇就很討喜,演出來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姑娘,她總是聲稱她得了各種疾病,說的很正式和真的一樣。而他的父親一副經常見的樣子不予理睬。她偶爾靠躺在搖椅里癡呆的祖母來騙“探險”來的男孩們落荒而逃,開殯儀館父親配上吱呀吱呀的搖椅聲顯得是有那么點兒恐怖。她愛她的英語老師,在暑假剛開始就做完了英語閱讀,小小年紀就閱讀戰爭與和平,偷繼母旅行車里的錢去報他的詩歌輔導班;她愛她的祖母,只有依偎在她身上時她才顯得像個孩子;她當然也愛她的父親,裝死希望引起注意,害怕新媽媽分散爸爸的注意力更不關心她,使出小孩子的伎倆搞破壞。平常的時間里她就和她唯一的朋友湯姆斯騎車爬樹釣魚~反正是做我小時候很想做的事情。
在那羞澀的初吻后,我以為會是一個趨向溫和的故事,結果劇情急轉直下,小男孩就這么安靜這么突然地死去了,原來他說的對什么都過敏不是開玩笑。
多溫柔的小男孩,還記得釣魚那一幕,為了不讓薇達看見放生的小魚已死
看電影的時機太重要了。如果我十多歲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估計我會立刻模仿起Vada。我一直喜歡這種瀟灑,有點假小子感覺的風格,自己也想變成這樣。但我的生活環境和Vada的太不相同。為什么總感覺美國的兒童比中國的要瀟灑的多?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很多不用住在高高的樓里。他們一出門就是一片廣闊的天地。
Vada真的好可愛。沒有了媽媽,她也很堅強,沒有像那個年齡的小姑娘整日多愁善感(美國的孩子也多愁善感么,哈哈,我都已經無法判斷了)。她總是覺得自己有病或者得了絕癥,經常去醫院“騷擾”醫生。我那時候也老覺得自己得了什么查不出的病(現在有時候也是),但我從來沒勇氣說出來,更不用說去醫院了。
她其實挺敏感的。當她知道Shelly要成為她的繼母之后,她表現出一系列的“反抗”。看到她在游樂場里一直撞S那一段,我真的生氣了,這孩子太過分了。想一想因為我們有著全能的視角,知道S會對她好,所以這么認為。但如果自己處在V的地位,不知道會有什么表現呢。而且,總覺得看電影時很少能體會電影中人物的感受。我是想看一個圓滿的結局
最后的詩:流淚的垂柳,
為什么你總是哭泣,總是皺眉,
因為有天他會離你而去,
因為他無法停留他曾在你的枝條上玩耍。
你仍在懷念那天的快樂時光嗎?
他在你的樹蔭下找到了庇護。
你相信他的笑容永遠不會消失。
垂柳啊!別再哭泣!
不要害怕,
你以為死亡將他與你分離,
但我相信他會永遠在你的心里。
———Vada
我是一個渴望美好的人,喜歡捕捉各種美好的情節,那些小觸動在心里開出了一朵朵美麗的小花,時不時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來。讓我陶醉在一個個美好的夢里,我說,我不愿意醒過來
I got sunshine on a cloudy day.
上大學的時候特喜歡這首歌《My girl》,有一天周末回家翻到電影頻道,看一個電影就叫My girl,可惜已經到了尾聲,然后這首歌想起來,那個深夜回憶起來超級溫馨。
關于演員:
Vada的美貌撐起了半個電影,絕對。搜了一下她現在的樣子,也是很美尤其是笑起來。而杰米李柯蒂斯在我心目中一直屬于不好看而且是變性人的那種類型,但在此片中她的女性魅力大發揮,不但勾搭到Vada爸爸,連我都覺得她的善解人意和舉手投足都很有魅力。麥考利小盆友在片中其實就是個打醬油的,大概是女主光環太亮真的沒辦法注意到他。但是他的確引發了觀眾最多的淚水。Vada的老師,又是一個被兒童愛上的成年人,我沒辦法想象大叔被小蘿莉表白之后正常的表現應該是怎樣的,想了一下還是《12歲》里鷹眼叔的那種吧,酷酷的。
關于成長:
我從童年到青春期都讀過很多關于成長的小說,大部分是《兒童文學》和《巨人》以及一些外國兒童著作里的。其實所有關于兒童和少年的書都是成長題材(大部分),每個故事里那個坎兒邁過去要么是激烈的斗爭,在斗爭中成長
“寶貝小情人”大師級的喜劇片 my girl,good girl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