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6 05:13
首映:1982-02-12
年代:1982
時長:122 分鐘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法語
評分:7.8
觀看數:69740
來源網:三年影院
大失蹤:暴力沒有烏托邦
片是好片,但人們理解有誤,歸納一下。
1電影是藝術不是政治
2電影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真理
3電影屬于娛樂項目
4該片娛樂性大于藝術性
5如果看了該片,還發表了一通頗有啟發的政治觀后感,哪基本屬于傻蛋。
6生活比電影多變哪政治呢更就不用說啦。
7該片諸多細節痕跡很重,還有待提高,所以導演屬于一流偏下水準。
首先影片以巧妙的追憶方式將父子之間的從誤解到和解再到贊賞的過程表現出來,原來代際之間誤解之中蘊含著父子之間氣質與品質的相似之處;同時贊賞的是導演不是一味地對霸權強烈批判,而是冷靜克制相對客觀地表達,與其影片特別法庭形成鮮明對照,典型地就是大使與男主父親末尾對峙的一場戲,本質就是你孩子外在受到不公,下落不明了你還知道出來找,美國政府難道不是和你一樣嗎,我們的那么多公司在這里受到不公待遇,難道我們不該保護他們的利益嗎,他也是美國的孩子啊。這樣的復調式共唱,讓戲劇張力滿滿
從開篇的旁白開始,影片就以一句——“片中部分人物姓名被更改,是為了保護其生活中的原型,也是為了保護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現了一種姿態,一種追求真理的強硬姿態。
為了盡可能還原事件的真實性,影片采用了紀實的拍攝手法,即便是配合劇中人講述的閃回,也盡量不加入人工痕跡,而是由觀眾自己去分辨理解,看起來非常有特色。
另一方面,影片的表演當屬上乘,男女主角也都提名了當年的奧斯卡,尤其是男主角杰克萊蒙,還因此片獲得了戛納影帝的桂冠。作為一個喜劇出身的演員,杰克萊蒙所飾演的正劇大多是些深刻批判社會,并往往以悲劇結尾的影片,比如本片,再比如《中國綜合癥》,這多少讓我有些意外。不過回過頭來想想,他年輕時飾演的喜劇中也往往是那種笑中帶淚型的,令人感懷生活的艱辛與苦楚,比如《桃色公寓》、《花街神女》等,與那些單純搞笑的癲狂喜劇是有很大差別的,大概這也是這位在世界影壇聲譽與成就頗高的喜劇大師卻不為中國觀眾所熟知的原因之一。
有人說杰克萊蒙是用演正劇的方法來演喜劇,我理解這大概是指他無論是在哪個片種中表演
大失蹤:暴力沒有烏托邦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