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院看之前已經做好了就當看《舌尖上的中國》劇場特別版的心理準備,看完發現有驚喜。尤其是小烏龜和詠春那倆場戲確實畫龍點睛,看的出來編導也費了心思拍這兩場。我本身也是編導,知道在中國紀錄片想上院線有多難,排片少,愿意上片的院線少。雖然這片子沒有擺脫甚至是固守舌尖系列電視紀錄片的風格,但依然值得攜家帶口去影院觀看,絕對強于綜藝電影之流。

#舌尖上的新年# 一直心悅舌尖系列,電影院里即使吃著雞排也抵不住餓意,4K畫質下的食物汁水迸濺,管樂活潑而引人垂涎。
蒙古的布里亞特包子湯汁迸濺,重慶的蒜苗臘肉滿是人間煙火的味道,臺南的油飯蟹黃滿滿,廣西的十八釀蘊含著人們最委婉的希冀,浙東的鰻魚、河豚美味之下是心酸,香港的盆菜是宗教文化的融合…最喜糖瓜和燒鵝的制作,糖瓜是力量與智慧的結合,人們按照自己的喜好揣度神靈的喜好,糖瓜奉以神靈,用麥芽的香氣和甜蜜祈盼明年的美好;燒鵝的制作恰似中國武術,彰顯中華文化的相通
舌尖系列可以說是中國做得最廣為人知的紀錄片,有點后悔沒有在電影院支持這部紀錄片電影的票房。
很好看,很感動,每次在即將感動到有點哽咽的時候,下一秒就會由內心笑出來。
現在才知道了芋頭扣肉的做法,紅鱘米糕真實的樣子,而且下定決心要試潮汕的生腌海鮮…
期間喚起了我相當多的回憶,大姐做的魚凍,去廣西沒吃到的螺螄釀十八釀,老曹老家的榛子……
切記看的時候備上食物!!!

《舌尖上的新年》2016年,廚師技校視頻教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1138.html